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春色 >
        胡濙没有听到朱高煦的回应,便知趣地不再继续说下去了。

        这时高贤宁的声音道:“圣上明鉴,朝中不乏想要逢迎圣上的官员,可他们又怕被同僚鄙夷。待钱习礼家闹事之后,征讨日本国再行第二次廷议;那时齐部堂、胡部堂、臣等提议征讨日本国,守御司左使侯海、右使钱巽、兵部侍郎裴友贞等也会主张用兵,这回必有许多官员附议。”

        朱高煦听到这里,心头渐渐有点激动起来,他发现自己的新政、似乎有了一些文官的认同支持。

        毕竟按照传统的观念,开疆辟土的动机、应该是占有和“王化”能够耕种的土地。开辟日本国之地,显然不太符合这种理念;因为相比贫瘠多山、路途遥远的日本国,朝廷扩张耕地,最好的方向是辽东。所以齐泰胡濙等人支持对日开战,便说明、他们很可能也愿意支持朱高煦的新政。

        朱高煦踱了两步,很快便不动声色地回应道:“朕下午问问守卫洪武门的是哪个人,得给守门武将的上峰打个招呼才行。”

        三人一起拜道:“圣上英明。”

        朱高煦心情渐好,便多说了几句话:“等朝廷得到更多的白银,朕要下旨全国实行白银管-制,以律法的形式规定私人不准收藏银锭,银首饰的重量也要有限制,严重违法者没-收财产流放辽东。从日本国、大明各布政使司开采的银矿,应全部用于铸币。不知到时候,那夏元吉对此有没有异议。”

        高贤宁立刻说道:“夏部堂不会反对铸币,因为没有比宝钞和铁钱更糟糕的钱币了。”

        朱高煦:“……”

        朱高煦想了想觉得挺有道理,以大明朝宝钞的贬值速度、信用丧失,以及各种货币问题,全国早就应该经济崩溃才对。然而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以及实物税收的制度,让大明的经济有种百毒不侵的特点,只要没有大面积的灾害、朝廷便能运转良好。

        各种严重的经济问题都扛不过来了,只是铸币国策,户部应该觉得没甚么要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