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嘴的气还没消,吴军的水师就已经开始动手了,六条体积庞大的风帆战船在军用舢板保护下排成纵队,率先向着保护九洑洲北航道入水口的西南炮台杀来,八条蒸汽炮船以菱形阵紧随其后,太平军炮台不敢怠慢,吴军船队才刚进入射程就抢先开炮,率先打响了这场水陆大战的第一枪。

        还是吃亏在技术不够,野路子出身的太平军炮手开炮全靠经验,命中率一向不高,打水上移动靶更是一半靠蒙一半靠运气,所以即便太平军在北航道入水口这个险要位置布置了三十多门火炮又一起开火,却仅仅只有四枚炮弹打中吴军的风帆战船——还全都是实心弹,其中三枚还是直接打在吴军风帆战船的船舷装甲上,对吴军战船造成的破坏小得可怜。

        先挨了打的吴军风帆战船十分从容,始终没有急着开炮还击,还是在太平军岸炮纷纷打出了第二炮后,吴军风帆战船距离太平军炮台已经普遍在半里之内后,吴军风帆战船才一起开火,以钟摆**流开炮,把一枚枚实心炮弹轰向太平军炮台,后面的吴军蒸汽炮船也纷纷以大口径的船首炮开火,把黑火药开花炮弹轰向敌人的炮位所在。

        使用实心炮弹和黑火药开花炮弹,是因为吴军的风帆战船款式和装备老旧,没有办法使用开花炮弹,蒸汽炮船则是因为英国方面对全世界封锁大口径后装膛线炮的技术,吴军的三磅后膛炮口径太小,如果用来装备在蒸汽炮船最重要的船首位置,未免过于浪费吨位和火力,所以吴军的蒸汽炮船装备的都是二十四磅炮或者三十二磅炮,只能使用黑火药炮弹,三磅后装膛线炮则被装备在了船舷用于水上作战,这个时候吴军的蒸汽炮船是船头对着太平军炮台,也就只能打出黑火药开花炮弹了。

        火炮和炮弹的技术虽然有些落后和陈旧,但是没关系,历史上湘军用长龙快蟹这些古董船和军用舢板都能拿下九洑洲,这会吴军用风帆战舰和蒸汽炮船来打九洑洲,实际上照样等于是牛刀杀鸡,大材小用。

        太平军的九洑洲炮台修得很坚固,然而和吴军的炮台一样,吃亏在建筑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太平军的炮台同样是没有石顶或者铁顶保护的露天炮台,结果这一点也注定了太平军炮台要在远程炮战中伤亡惨重。吴军的大小炮弹呼啸肆虐,不断落地爆炸或者弹跳,头顶上空没有保护的太平军炮手一旦被开花炮弹的爆炸波及,即便不死也会被炸成重伤——毕竟吴军蒸汽炮船的船首炮不是三十二磅口径,就是二十四磅口径,装药量相当不小。而一旦被实心炮弹直接命中或者弹跳打中,那么太平军炮手最轻也是筋断骨折的下场,重的话甚至直接五脏破裂!

        轰隆!轰隆!炮声连绵,形同水上炮台一般的吴军风帆战船以舷炮轮流开火,依次把炮弹接连轰向太平军炮台固定靶,第一排炮打完,第二排马上跟着开火,毫无间歇,直把太平军的炮台轰得是千疮百孔,尘烟弥漫,又有开花炮弹不时落地爆炸,在太平军炮台上溅起团团火光,让太平军炮手如同身处铁火地狱,伤亡数字迅速上升。

        当然,太平军的炮手也在奋勇开炮还击,但是他们既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不懂校正炮位和调整射角,又是站在固定地点打水上的移动靶,命中率自然低得相当可怜,所谓的还击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开炮射击能够起到的最大作用,还只是让吴军炮手可以看到他们的炮位所在,更加准确的轰击他们的火炮位置。

        “快开炮!开炮!”

        “妖兵的炮弹来了,快趴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