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锤定音,让不少人有暗暗大喜,看起来陛下并没有放过杨溥的意思,前后骤变,肯定会惹来怀疑。

        这个工程既是机会,又是考验,就看他如何应付了……很多人怀着看热闹的心态,而杨溥依旧是那副样子,下朝之后,不声不响,不和任何人多话,贴着墙边,返回了家中,立刻草拟计划。

        早朝上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柳府,柳淳没去上朝,原因很简单,嗓子坏了,没法子,那么多人,靠着肉嗓子,连讲三天,谁也受不住了。

        人家是红枣枸杞,柳淳这里是黄连胖大海,喝得人都苦了。

        三头小猪,外加一头小小猪,聚在了柳府。

        朱高煦很愤怒,“这个杨溥,绝不是好东西,我不信他几天的功夫,就能改变心思。这个货儿多半是借助此事,扬名朝野,准备趁机往上爬。这不就进了内阁吗?下一步没准就是六部尚书了。这帮该死的文人,肚子里都是坏水,根本看不透!”

        朱高燧一边抓着朱瞻基,一边好奇道“二哥,你打算这么办?”

        “还能怎么办?找机会,把这个人杀了!”朱高煦嘿嘿道“他的坏水再多,也架不住刀子!”

        朱高炽立刻给二弟一个白眼。

        “师父书写得那么好,杨溥能幡然悔悟,未必是假的,更何况他还能身体力行,一个当官的,能在亲自劈柴,干糙活儿,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