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小霸王 >
        董卓旧部在关中的力量有限,随着董越投降,胡轸战死,只有武威太守牛辅还有一定的实力。牛辅是粗人,有勇无谋,唯贾诩之命是从,只要贾诩一封信,牛辅就会俯首称臣,否则不用孙策费心,贾诩就会先收拾他,就像收拾胡轸一样。

        韩遂、马腾与孙策的关系很深,士孙瑞没有多说。至于杨阜、阎温等人,士孙瑞倒是有些想法。

        对凉州人,尤其是有一定学问和见识的凉州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官职,不是富贵,而是尊重和机会。只要你尊重他们,赏识他们,愿意给他们机会,而不是把他们当作野蛮人,他们就满足了,哪怕眼前的利益少一点,他们都不会计较。

        典型的例子就是贾诩。贾诩年轻时举孝廉,举孝廉本是入仕正途,比恩荫还要受世人青睐,但他在朝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是凉州人,没有家世人脉,他在宫中为郎多年,就是等不到外放的机会,只能回到凉州,而后成为董卓的部下。

        另一个例子是韩遂。韩遂是凉州名士,曾为上计吏,到洛阳见驾,并因此见到了大将军何进,这同样是一个出仕的好机会,但何进身边的关东人太多,他们看不起韩遂,明知韩遂是支持他们诛杀宦官的人,却不给韩遂出仕的机会,让韩遂失意而返。

        这不过是关东人歧视关西人的一个缩影而已。在关东人的眼里,凉州就是溃痈,凉州人都是蛮夷,天生的逆贼,连凉州三明那样的良将都被排挤,其他人又可能有机会?大王虽是关东人,却与那些儒生不同,你能尊重贾诩,能用阎行、马超、庞德为将,甚至能用韩少英、马云禄,自然也能用杨阜、赵昂。只要一纸任命书,这些人看到了希望,又有谁愿意铤而走险?

        听了士孙瑞的分析,孙策心里有了底。他邀请士孙瑞入职柩密院,协助朱儁处理一些事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士孙瑞的年龄不小了,资历又太高,否则他会邀他入军师处。

        士孙瑞有些担心。毕竟他是袁绍旧党,袁隗等人被杀,他虽不是直接责任人,却也脱不清干系。

        孙策知道他担心什么,笑着向他保证,绝不会因为这件事受到骚扰。有了孙策的亲口承诺,士孙瑞总算松了口气,欣然答应。他的儿子士孙萌则因文才出众,被孙策留在身边。

        士孙瑞父子虽然没有被授予高官厚禄,却都是亲近之臣,一时激起了不少人的希望。既然与袁隗等人的有直接关联的士孙瑞都能被赦免,他们自然也有机会,不少人都动了心,耐心等候孙策的召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