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小霸王 >
        夫治国如修道,须阴阳和谐,五气均衡,内壮而外强,方能延年益寿,尽其天年。

        ——

        两天后,孙翊、孙尚香到周府拜访周瑜,请教军事,孙匡、徐华则向蔡琰请教绘事,同时带去一份孙策亲笔书写的文稿,请周瑜、蔡琰共同商议、润色。

        周瑜看完文稿,便明白了孙策的用意,孙策同意称帝,并愿意将这个荣誉给他,但有些原则必须先行确定,周家、蔡家要以身作则,率先做出表态,并形成治国纲领,确保以后都会遵行,不会轻易改动,更不会束之楼阁,成为虚文。

        夫妻二人反复研讨之后,喜出望外。倒不是因为孙策接受劝进,而是因为孙策这个纲领与他们秉持的观念并不冲突,虽然孙策没有提及圣人、三代,王道、帝道,也没有引经据典,但所有的原则都符合儒门的希望,比如平衡君权臣权,比如仁政爱民,比如薄敛轻赋。如果说有区别,那也是孙策所拟的原则更朴实,更具体,更具可行性,而且将民的定义进行了拓展,涵盖了所有的百姓。

        蔡琰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担心,这个纲领很可能成为束缚孙策自己的绳索,比如孙策要求限制权贵在百姓中的比例,控制贫富差距,很容易引起一个疑问,作为最大的权贵,孙氏皇族怎么限制,孙策本人怎么限制?

        周瑜倒是很放心。他对蔡琰说,大王站得高,看得远,对历史的理解深刻,眼界绝非普通人可比,他既然能提出这个方案,自然会考虑到这一点。你就先按他的纲领进行润色,然后附上意见,由他自己进行取舍就是了。张相、虞翻都是聪明绝顶的人,就算大王一时疏忽,他们也会提醒大王的。

        蔡琰欣然同意,连夜对孙策的文稿进行润色,次日便由周瑜亲自送入宫中。

        孙策看完之后,稍微进行了一些修改,随即派人誊写数份,分送首相张纮、计相虞翻、政务堂祭酒黄琬、军师祭酒郭嘉、军师沮授、刘晔,谏议大夫荀彧等人,请他们做好准备,届时一起讨论。

        收到这份文件的都是聪明人,知道这是孙策分发这份文件的潜台词,不敢怠慢,仔细研究了一番,写好讨论的要点,准备好腹稿,等待孙策的召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