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扶明 >
        赵铭将手帕放在一边,遂即接着道:“黄先生与木斋公方才之言,依然是君为主,臣为客之思想。将臣做为君的附庸,去辅助和弥补君的过失,最后做决定的依然是君,所以并不能改变,君贤国兴,君昏国哀的局面。而且,本朝之前,历代并非没有宰相,然各朝还是灭亡。究其原由,便是即便臣贤,但昏君不听,贤臣不能做主,最后还是会造成王朝灭亡。因此历代以来,常听到昏君而亡国,没有听说君主很贤明,而被人灭掉的。”

        钱谦益与黄宗羲点了点头,明白了赵铭的意思,黄宗羲皱眉道:“那国公可有解决之方案?”

        赵铭微微颔首,钱谦益不禁有些吃惊了,他谈了一辈子的政治,研究了一辈子的治国之道,也没想明白,中国历代王朝的问题之所在。

        今日听赵铭所说之言,已经令他十分震撼,打开了一条思路。

        他以为赵铭也就是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不想这厮居然还能解决问题,没听说这厮有啥功名啊。

        赵铭沉声道:“要想天下长治久安,不使天下受到皇帝贤明或昏庸的影响,第一乃是要限制皇权,减少皇帝对国事干预,第二则是要建立制度,使得代行皇权之宰相,每段时间内,都是天下间的人杰。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黄宗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公要限制皇权,谈何容易?”

        赵铭却道:“皇帝并非一开始就高高在上,此种思想,也不过自汉始而已。要限制君权,只需让世人明辨君臣之间的真正关系。天下之人立君,为治天下,而天下非一人能治,所以设众官以治之。是以官者,分身之君也。从本质上来说,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都是治理天下的人。这也就是我方才言,臣亦是天下之主。既然如此,那君就不应该高高在上,处处独尊,就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并受到限制。天下之事,便不能由君独断,当有臣公共断之!”

        赵铭接着说道:“让诸臣明白,臣并非君之奴仆,亦是天下之主,便能对抗皇帝不合理之私欲。而要使得臣公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还需托古改制,立三代之法为天下之法,以天下之法代帝王一家之法,并确定王在法下,真正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历代以来,都是皇权大于臣权,如此臣权将在法统和道义上压倒皇权,开历史之先河!”

        三代之法是什么样子,此时已经没有人能说清,中国人崇古,能与皇权抗衡的就是崇敬祖先,赵铭托古改制,以三代之法之名,立天下之法,加入自己想要的规矩和律令,使之成为大明朝的宪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