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然也。”不宜明言于太师当面,尽可入好友之耳:“淮泗诸王,必有书信往来。若被曹孟德所获,必网罗罪名,罢黜淮泗诸国相。”

        桓典如何能不醒悟。这便斟酌言道:“若往来书信,为曹孟德所获。陈王宠亦难身免。必举国相争,岂会坐而待死。料想,纵曹孟德兴兵讨伐,陈国亦不至速败。”

        言下之意,不能攻破陈国,抄掠王宫。如何能得陈王宠等,淮泗诸国阴图不轨之罪证。

        “令君,言之有理。”不其侯伏完,附耳言道:“迁都在即,不宜多生事端。曹孟德麾下,荀彧、程昱等人,皆多智。若此时,许其兵权,于我不利。”

        “原来如此。”桓典这便醒悟。伏完所虑,非曹孟德兴兵伐陈。乃是假伐陈之名,调兵遣将,扼守甄都要津,断王党西迁之路。唯恐行事不密,被曹氏父子所知。

        胜券在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谓“智多近妖”。寻常之辈,纵浑然未觉,蒙在鼓里。又岂知荀彧、程昱,可曾窥破天机。

        关键是,自家人,知自家事。

        谓“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谋划许久,西迁之事,多纸上谈兵。尚未能付诸实施。尤其如何“游说”天子。车驾出禁中,又如何躲过曹氏党羽,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逃出甄都,又如何甩开追兵,疾驰洛阳。以上种种,皆束手无策。

        须知。甄都令,乃是荀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