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事情就相对简单,就是搞好后勤工作,主要是做饭、浇水、洗衣服,送饭等等,还有就是栽制衣服。

        现在别是归化民,就是抓住的八国联军俘虏也都穿着原来的军服,因为实在是没有其他的衣服可穿,但看起来实在是不伦不类的。而从八国联军那里缴获的物资中,还有大量的布匹,因此用这批布料来制做衣服,那怕是穿在外面,起码也要好看一些。

        高珺首先向妇女们询问,有沒有人会缝制衣服,结果几乎所有的妇女都站了起来,表示自己会做衣服,到是吓了高珺一大跳。在旧时空里,除非是专业人士,否则会自己缝制衣服的人寥寥无几,能够订个扭扣,缝个口袋就己经算是巧手了,高珺还是到了部队以后才学会一些简单的针线活。而在这个时代,缝制衣物是妇女必会的基本技术之一,在一般的农业家庭,衣服大多都是由自家的女人缝制,所谓的男耕女织,并不仅仅表示妇女只是织布,缝衣也包含在其中。

        于是高珺从妇女中挑选了五十名看起还算是精明的人,让她们付责缝制衣服,其实需要的衣服很简单,就是一件马甲,背后再弄一块其他颜色的布料,上面写上数字,让俘虏穿在军服的外面。而归化民则是在左胸前缝一块布,写上各人的名字就行了。

        其他人付责做饭、浇水、洗衣服,送饭等事情,另外还有二十几名年龄较大的男人帮着她们,干一些较重的工作。高君打算将剩下的女人组成一个大队,分成四个中队,每队里面再分四个队,每个队都有九到十人,这样让大队长去管队长,队长管自己的队员,而高珺和其他几个女兵就只用管好四个中队长就行。当然队长、中队长都是有一定的权力。

        分队当然先分队,首先是本着自愿的愿则,由互相觉得熟悉或交好的人组成,然后推选出一个队长来管理全队,如果选不出来,则由高珺等人指定,不过无论是推选还是指定,队长都是临时的,等一起工作二十天以后,再由队员来决定队长是否继续担任下去,而中队长则是由五个队长轮流担任,每人五天过。

        这样的分工,是高珺和几个女兵昨天晚上商议了大半夜的结果。本来还有人提议,由几个女兵各带一个中队,但高珺却否定了这种安排,虽然高珺己经决定转型搞管理,但现在她仍然还是昆明舰观通部的组长,其他女兵在昆明舰上也各有职责,一但昆明舰有作战任务,她们就都要随舰作战,一出海就不知道是多少天了。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这批人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后高珺她们再或不在,她们都能够照常进行工作。

        就在分组的时候,只听有人大叫道:“高大姐,我想从军,行吗?”

        高珺怔了一怔,这才看淸楚,话的人就是昨天质疑自己的那个女人,也不禁有些意外,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女人似乎有些心虚,底声道:“我叫巩金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