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长远来看,海外华人将是一个潜在的强大对手,因为从种种迹像来看,海外华人是决不满足于只占有山东一地,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整个中国的政权,一但他们在山东立足稳定以后,就必然会实现这个目标而行动。而一但海外华人获得了整个中国的政权之后,由于全部的国土都在远东地区,那么这将有可能是一个比俄国更强大的对手,他们决不会允许英国继续在中国占据重大的经济商业利益的,因此对英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件好事。

        对海外华人的评估结论是:现阶段和海外华人保持友好,在对抗俄国中可以与其合作,但也要加强对海外华人的防范,如果英国支持日本战胜俄国,那么下一步的遏制目标就是海外华人。由于海外华人的崛起,对日本也同样是巨大的危胁,同时受海外华人威胁的还有清国政府,这些都是英国可以依靠利用的有利条件。

        于是本着这两份评估报告的精神,英国政府立刻启动与日本的结盟。经过了几次试探之后,英国首相索尔茨伯里候爵于19017月15日,正式向日本驻英国公使提出英国政府愿意与日本建立同盟关系。7月31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顿又对林董表示:目前正是就缔结长期同盟进行谈判的最适宜的时机。

        不过与英国的估计相反,日本对英国的结盟建议并没有立刻心怀感激的接受,而是在国内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主张对俄强硬的山县有朋、桂太郎自然赞成立即和英国结成同盟,以对抗俄国,甚致不惜和俄国开战;而伊藤博文、井上馨等元老却认为俄国的实力不是清国可比,即使有英国的支持,也是胜负难料,主张以承认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而换取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这也就是著名的“满韩交换论”。这样可以打英国或是海外华人推到对抗俄国的第一线,自巳则躲在后面恃机而动。

        两派的意见争执不下,而这时上海谈判成功,中国战争彻底结束,伊藤博文如诺辞去首相的职位,由山县有朋一派的桂太郎接任首相组阁。至此,山县有朋、伊藤博文这两位主导开创明治维新的元老都彻底退出了一线的政治舞台,而转入隐居幕后操纵日本的政权。而伊藤博文决定亲自访问俄国,为挽回两国的关系做最后一次努力。

        但伊藤博文的这一次访问并没有取得成功,在圣彼德堡,伊藤博文和俄国外交大臣多姆斯多夫、财务大臣维特分别举行会谈,两人都反对日本在韩国享有绝对的权力,但同时却要求俄国在满洲享有绝对的权力,多姆斯多夫甚致对日本发出战争威胁:日本如果不同意这一点,我们定将在海上和陆上作出军事牺牲,战争开始可能会对我们不利,但最终必定是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而会晤完多姆斯多夫和维特之后,伊藤博文立即决定终止对俄国的访问回国,并且支持日本与英国结成同盟。双方于1901年10月16日重新开始正式谈判,并且迅速的达成协意条约,11月6日英国提出了第一次草约,11月28日,日本政府通过了日方修正案,12月7日得到了天皇的批准。

        1902年1月30日,日本代表林董和英国代表兰斯顿在伦敦签署了《英日同盟协约》,协约主要内容为:

        (1)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2)日英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