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邱亚辉可并不满足于只击退俄军,而是希望给俄军一个深刻的教训。当然要一口吃下这近30万俄军也是不可能,毕竟人民军可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因此两人制定的目标是至少要歼灭10万俄军,给俄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于是两人才制定了这样一个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然后再对俄军进行分割包围的战术。而之所以选择在右翼阵地施行这一战术,一来是这一则的腾挪空间较大,人民军有足够的施展空间;二来是这则离回援的部队较近,有利于回援的部队直接进入阵地战位。因此在俄军进攻的第3、4天里,人民军有意降低火力,让俄军觉得人民军的弹药不继,并且在自己的右翼则故作不敌之态,放弃阵地,向后撤退。诱引俄军的左翼军队前突,同时也给参加鸭绿江之战的部队回援,争取了时间。

        到战争进行了第4天时,人民军的第3、4、5军均已回援到位,加上原有的右翼守军,共计集中了15万兵力,准备用于分割、围歼俄军的左翼军队。同时邱亚辉也将剩下两个师的预备队全部投入中路阵地,加强中路的兵力。因为一但人民军对俄军的左翼军队形成分割包围,俄军是肯定会从中路出兵增援解困,而人民军的中路部队的任务就是牵制俄军,不让俄军有余力去解救左翼军队。

        第5天的战斗,人民军的右翼部队再次放弃阵地,向后撤退。俄军不知是计,仍然步步进逼,到了下午4点的时候,俄军的大部份己到达叶河沟村,而先头部队更是进驻到了东里沟,离人民军的阵地不到2公里,不仅己完全与其他的俄军脱节,进入了人民军的包围圈内,而且整个侧翼也完全暴露在人民军的面前。

        下午6点的时候,通讯兵赶到了第1集团军的军部,将林涅维奇的命令交给代理司令施塔格里堡中将。

        不过看完了林涅维奇的命令,施塔格里堡中将的心里却颇有些不以为然,这几天时间里,第1集团军一路高歌猛进,一扫对日作战的颓势,因此施塔格里堡现在也是踌躇满志,准备一直打到辽阳去建立功勋,在这个时候,让他停止进攻,甚致是撤军,施塔格里堡自然是不愿。在他看来这个时侯撤退,自己先前取得的胜利也就都白费了,而应该让负责中路进攻的第4集团军加强进攻,或者是出兵保护自己的侧翼,那有让自己撤退的道理。

        同时施塔格里堡也对第4集团军十分不满,这个集团军里由俄国的西线驻军组成,来到远东之后就一直气高趾扬,看不起远东原来的部队,由其司令萨姆索洛夫,平时在言语之间对远东的军官十分轻视,大有自己一来就可以扭转战局,而现在自己这边打得人民军落荒败逃,而萨姆索洛夫却连人民军的阵地都突破不了呢,还拖自己的后脚。

        于是施塔格里堡招集第1集团军的参谋和军官协商,众人也都一致认为这个时候不应该撤军,而是要求第4集团军加强进攻,配合第1集团军作战,不过众人也同意现在第1集团军确实走得太远了,在第4集团军尚未出兵配合作战的情况,派出一部份军队,保护自已的侧翼,也是有必要的。

        施塔格里堡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西伯利亚第2军第5师,赶到朱家店去驻守,保护俄军的侧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