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舶只能来回一趟,请云帅慎重考虑。”马扩直接威胁侯概。

        李虎投奔大宋地事属于绝对机密,因此帅府告诉侯概等人,这些大海舶都是通过秘密途径,耗费巨资买通大宋水军的都指挥使,临时借来的。侯概认为,既然是花钱借来的,我当然可以随意使用了,因此对马扩的威胁不以为然,理都不理他。

        “云帅。总帅和他们有约定,只跑一趟。”柴云看到侯概不予理睬,急忙予以证实,并苦口婆心地劝道,“这一仗的目标是平州路,而平州路的辽兴军至少有五六万人。再加上地方军,兵力远远超过了我们,所以,总帅才不惜代价,耗费巨资,借来这些大海舶,一次性撤离,从而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平州路战场。云帅。事有轻重缓急。这一仗直接关系到义军存亡,请你务必遵从总帅军令,不要贻误了大事。”

        侯概冷笑,“总帅给了我二十天的时间,我只要在二十天之内赶到营州附近海域,我就没有违抗军令。”

        李纲忍不住了,怒声说道:“这股渤海军根本就在预计之外,而且要耽误七八天时间。七八天之后,不但女真人的援军杀到了,我们也没有足够地大海舶一次性运送两万多人,尤其严重的是,就算我们安全撤离了,就算天气非常好,我们也没有办法在二十天之内赶到平州路战场。”

        “云帅。即使我们现在撤离。\要想在二十天之内赶到战场,也要看天气怎么样。更不要说七八天之后了,所以……”柴云苦苦哀求,“请你务必以大局为重。”

        侯概不为所动。

        从长白山方向赶来的渤海人大约有几十支队伍,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至少有一万多人,这些人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因为肚子问题,相信了高宝龙和侯概,在最后时刻决定撤到辽西。说句老实话,侯概自己都不相信这些人能在七八天内赶到镇海府,乐观估计的话,至少还要半个

        半个月时间,太危险了,如果金军主力杀过来,义军损失肯定很大,而且就算撤出去了,也耽误了攻击平州路的时间。按照原定计策,这支军队负责攻打营州,没有这支军队地配合,义军攻打平州路不但兵力不足,也无法按照预定计策展开攻击,其后果可想而知。

        高宝龙是副帅,他权衡良久,觉得还是遵从总帅命令为好。李虎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信守诺言,派军救援渤海人,已经给足了侯概和吴撞天的面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