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寻唐 >
        所以这些活计,便只有章回自己干了。

        要是外人看到了这一幕,自然是惊奇万分,不过韩琦与薛平对章回是极其熟悉,早就见怪不怪。抵达小院之后,韩琦也不废话,袖子一卷,便去帮着章回摔打粟米,两人一起一落,配合得倒是相得益彰,薛平从小也是一个不干农活的,便只能凑到章夫人面前与她说话。

        章循媳妇这个时候倒是出来了,为薛平等人搬来了两把椅子一个小几,再泡上了一壶香茶,然后便又进去独坐窗前看书去了。

        章回虽是大儒,却孔武有力如同莽汉,韩琦出身寒微,这些农活是自小就干的,虽然现在不统兵打仗了,但一身功夫倒也没有拉下,两人一齐动手,倒也没费多大功夫,便将不多的粟米,都收拾完毕。

        章夫人终于是站了起来,去屋内端了一盆水拿了两个毛巾出来,给了章回与韩琦一人一个。等到两人草草收拾了一下,便端着盆子拎着脏了巴叽的毛巾去了屋内,那只狸花猫也喵喵地叫着跟了进去。

        等到三人坐定了,坐在窗前的章回媳妇也不见了踪影。

        显然,是要给这三位当朝大员单独谈事的机会。

        “李相,这个时候怎么去平卢了?”不好意思开口直接问,薛平拐了一个弯儿。

        章回一口将杯中茶饮尽,看着薛平似笑非笑地道:“平卢刚刚收复,百废待兴,朱友贞将青州等地祸祸得不轻,大量人丁流失,数万战俘需要安置,秋收要抓时间,冬小麦需要抢种,道路要修整,水利也要趁着这个冬天修建,们也应当知道,候希逸这几年就没干正事,刚刚派过去的官员焦头乱额,叫苦不迭,一个个忙得脚不沾地,李相主持朝政,怎么能不去视察?一来是稳定当地人心,有李相亲临,说上几句话,比那些地方官员说一万句都要强。薛尚书,作为工部尚书,现在还待在武邑,没有去平卢,我倒是有些奇怪啊!”

        薛平脸一红,有些尴尬地端起了茶杯,借着喝水掩饰着自己。

        韩琦干咳了一声,道:“章公,我是武人,说话不喜转弯子,就直话直说了,薛尚书之所以一直呆在武邑,不就是为了向真之事吗?如果向真之事早些解决,薛尚书早就去平卢主持那里的相关事宜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