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南宋风烟路 >
        然而,在杨宋贤眼里,甚至在心窍玲珑的陈旭眼里,这些流言都不可能是宵小刻意针对杨鞍散播的。因为,杨鞍历劫归来除了杨宋贤、林阡、杨妙真就没见几个人,杨鞍死而复生的事,是天知地知知我知,那么宵小怎么可能知道?既然公众不知道杨鞍还活着,所以,这就代表民意啊,民意就是巴不得林阡当这红袄寨的主?

        那么杨鞍就难免要想到这一点了,为什么我复活的事们不通知旁人?提防我争权?!

        情谊再深,也敌不过心思重。既然传言里的是红袄寨大部分人的真情实感,那林阡隐瞒世人杨鞍的存在虽是好意却难免引起误会,可争如陈旭叹息的那样:“主公太过相信兄弟,只会想到‘以免敌人狗急跳墙、想到从鞍哥这里掳掠’这一层。”陈旭或杨宋贤的旁敲侧击根本提醒不了林阡,所以有关杨鞍的担子就落到了宋贤的身上。为了帮林阡实现红袄寨最终的完璧归赵,宋贤必须在这段关键时期粉碎传言带来的负面作用。于是逼自己提升了好几倍的缜密程度,冲着谣言源头四面连发,各个击破,并借着和杨鞍的亲兄弟关系,帮林阡润物细无声地做起沟通桥梁。

        “莫乱走啊鞍哥,外面形势复杂极了,您又是红袄寨的万人之上,万一被夔王府发现、劫持走可怎么办,胜南会阵脚大乱……别心急,痊愈之后再出去逛。”负伤太久难免胡思乱想,杨宋贤对杨鞍的心情能理解、心境也能揣度。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杨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既不愿杨鞍过早暴露、徒增危险,也杜绝杨鞍听到外面更容易引发矛盾的舆论。

        

        然而,宋贤却知其一不知其二。

        杨鞍复活的事,对于夔王府来说不是秘密!人是他们抓的,也是他们刻意放的,哪有什么过早暴露、徒增危险?六月十九那晚,夔王府之所以不杀杨鞍而留其一条命是为了日后钳制李,后来发现李不够资格对抗林阡,便直接用来钳制林阡罢了!

        是了,李不够格,杨鞍够,整个山东甚至天下,有且只有这个亦师亦友的杨鞍能对林阡占据制高点。兄弟,是林阡的死穴,难疑、不移。

        

        还不知其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