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南宋风烟路 >
        唇亡齿寒。致信一败,听弦就离身死不远。飘云知道,司马隆现在才浮出水面的策略,正是钻他们的分兵伏击的空。一旦逮着破绽,便能真正地从大局上把他们各个击破、连根拔起,此刻司马隆已经完占据了形势的主动。飘云要打破这样的格局。谈何容易?登天还难!!

        

        飘云却如何甘心啊。忆及盟军计划环环相扣,无论哪招失败,都能转为铺垫、变化深入;飘云一开始提的那些都不能成功,但是经过大家一起探讨形成的总算骗过了司马隆,可即使这样了还让司马隆给反控……情何以堪?!

        飘云勉强起身、从暗处去看阵地,内伤压榨。倍感艰难,迷惘之下。悲从中来。此地应属腰尾之间,内中也有乱战混战,却大多是腰部或尾部的盟军逃到这里、被金军小部分圈起来打围起来耗,对比鲜明,胜负了然。所有宋兵脸上身上都挂着伤,只有极少数的才能逃出生天、暂时以这难以潜形的暗处栖身。

        飘云、听弦、致信所领的三支精锐,行动都如水入沙地,平日皆是训练有素,然伏兵的好苗子,没想到成了敢死队,到此刻人数却也不多了。

        “还有……多少人?”飘云吃力地问副将,这些躲避在暗处喘息的兵将们,当然不是为了苟活不顾战友的,相反,他们出战前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待养足精神就会为那些死去的战友再出去拼——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能硬拼因为那只是送死,应该先退回来想办法,哪怕没有办法了,战斗力总能恢复些。

        基于这样的权宜思想,还有四五十人藏身此地,因知道百里飘云就在不远,他们更加觉得有希望,已有人传递暗号来问,何时可以再战。

        难道还能有计策?那些消耗了体谋略的思路,竟也能一下就付诸流水,此刻,石硅、致信、听弦都不知是生是死……

        所幸飘云的悲观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一点他和林阡很像,自我调整非常快,甚至不用像听弦那样用“活着,再会”来暗示激励。当有人来询问他策略时,责任感自然而然就驱使着他忘却伤痛、平心静气,忽然间他眼前一亮,意识到再战不是空谈!

        如何能够轻言放弃!?就像听弦看似实力与齐良臣悬殊,仍咬紧牙关在铁拳下苦撑,那场面再难令人置信,也确实能撑过二三十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