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笑了笑,也没挽留,洗了手之后,就从袋子里取出打包好的盒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别说,五星级酒店里的餐厅,饭菜口味还真是没得说。

        吃过饭之后,向南又拿了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抽了两张餐巾纸擦了擦嘴,又坐回到桌子前,继续埋头仔细拼对起来。

        他突然发现,将不同年代、不同窑口、不同器物的碎瓷片重新拼凑成一件全新的古陶瓷器,居然比修复古陶瓷还要有意思,还要好玩。

        这不仅仅考验技术,还能从这些碎瓷片当中,找到一些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古陶瓷。

        比如手中的这一块硬币大小的碎瓷片,就来自隋朝的白釉双龙柄壶。说是白釉,实际上,这块碎瓷片呈现出来的并非是白色,实际上施的是青白釉,釉层表面还有细密的冰裂缝。

        隋代的白瓷在华夏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晚于青瓷,是在青瓷烧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件隋朝白釉双龙柄壶,出自于燕赵刑窑。

        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华夏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