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点了点头,一脸感触地应道:“是收获很大,最起码,我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了解,就加深了不少。”

        马家窑文化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

        这一个时期,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实际上,在马家窑文化之前,距今约7000年左右出现的仰韶文化,才是华夏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

        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

        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马家窑文化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这一趟来京城,意外发现了华夏农业博物馆里的彩陶陈列馆,向南自我感觉收获颇丰,至少以后在修复古陶器上,他的把握又增大了不少。

        文物修复,虽然说只是简单地将破损的文物,在不破坏它的历史风貌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可能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