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畏收受了大约两万两白银的贿赂,前往商部和李清照商议了此事。

        倭国这缺少的三千料白银料在朝议的时候,周三畏同样为倭国站了台。

        当然周三畏的意见并不是没有道理。

        倭国的开采手段极为有限,大宋应该派遣一批工赈院的成熟工匠,亲自前往倭国进行勘测、开采和冶炼的指导。

        加速对倭国白银的开采,满足大宋对白银的需求。

        本来周三畏这条建议,如果是在没有收受倭国使者,那两万两白银的前提下,赵桓认为很有道理。

        倭国的白银产量,直接影响到了大宋的商贸繁荣程度。

        大宋朝堂信誉的崩坏,也导致大宋不能大量刊发钱引来加速商贸流动。

        钱荒的大宋需要白银来充当货币,刺激经济,对此,派遣工匠前往倭国,不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

        但是问题就出在了周三畏这两万两白银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