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除了辽东与后金的战局不利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末天下各处的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的面爆发,同样与东林党人密切相关。

        工商税的减少导致西北农业税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明末时期,南北发展差异巨大,北方依旧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而南方的工商业则极为发达。而由于进入崇祯年间工商税再次被废除,且各地税监被撤回后,导致朝廷茶税、矿税、海关税等税收急剧减少,例如到崇祯十年(1637年),仅浙江一省的茶税就从万历、天启年间的二十万两降到了每年十二两白银。

        区区12两白银,一省的茶税,这可是出产茶叶的大省!

        单是浙江的一个富春江茶就是一等品,得明白,颜常武大力开拓茶路,得到了红毛番的积极响应(尤其是红毛番贵族,他们吃肉多,吃蔬菜少拉屎不出,喝茶就通便),一等品的茶叶卖到欧洲,甚至是一磅茶叶一磅白银,极品的是一磅茶叶卖一磅黄金!

        明末由于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天灾不断,再加上辽东战事紧张,朝廷处处要用钱,导致国库极为紧张。于是朝廷支出的重担就压在了农民身上,农业税从张居正时期的二百万两,一直攀升到崇祯十二年的两千三百万两,这还是在各地大灾小灾不断的情况下,这导致北方百姓尤其是西北百姓苦不堪言,简直到了卖子卖女也交不起税的地步,百姓活不下去,岂能不造反。

        更有甚者,朝廷通过节省开支来维持运转,然而即使“节流”,东林党人也不愿触及自己的利益。在东林党人的主持下,“节流”被加在了基层小吏身上,例如驿站制度的改革,精简驿站支出。于是原本为银川驿站驿卒,以为捧着铁饭碗的李自成同志,就这样地光荣下岗了,没了工作的他,越混越回去,走上了造反之路,最终把他以前的大老板给送上了黄泉路。

        ……

        朝廷明刑正典,宣布东林党为逆党,将东林党诸人无论活的死的统统打入党册,褫夺死者生前一切荣誉,剥夺生者一切荣誉,没收家产,九族流放东南亚!

        良心话来说,东林党有的地方还是委屈的,譬如崇祯皇帝在发现了东林党的真面目后,疏远了他们,把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给送回老家让他去秦淮河吹风了,皇帝对于东林党的话也不大听了(但还是顾忌着他们,他们的喷功太厉害了)。

        但是呢,东林党倒霉是喜大普奔的事情,皇帝挂了总得有人来背锅,就他们了!

        东林党号称清流,影响天下舆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对谁都说三道四的,见到不合心意就狂喷,早就引发了勋贵、TJ集团和其他文官集团、武将们的严重不满,说他们遍地是敌不为过!

        不多说什么,单是一个裁撤驿站,让多少的官员在路上奔波,没有公家的支持,辛辛苦苦,连个安心睡觉和饭的地方都没有,彻底地失去体面,又让多少官员们失去了一个可以进项和安排自家人手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