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刘虞于乌桓就如同护着小鸡的老母鸡一般,那真是守护神兼慈母一般的存在,弄得他们都不好舍弃和严待乌桓。可众人对此不忿之余也感到很无奈。

        一来,刘虞可是袁术特意请来的,又勉强算是当代大儒,不好硬怼。另一方面,刘虞自身的能力确实是不一般。这点就连一向痛恨胡人的张绣都不得不服气。

        不过才来数月,靠着名声和持身公允,刘虞迅速的被乌桓接纳,乌桓人视之如父如母,对待其的态度可谓是狂热。这厮对待胡汉绝无偏私又人格魅力爆棚,大部分胡人都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几乎所有的部落首领都唯他之命是从。众人很不理解这厮是怎么做到的,难不成给乌桓人部灌了迷混药?

        众人不理解,但是不得不承认刘虞的到来效果那真是立竿见影。在收服了乌桓之心后,刘虞先是为其从陈宫这里争取了些许的利益,随后就果断露出了隐藏在背后的獠牙。

        各种脍炙人口的汉人歌谣、实用方便的汉人工具等迅速铺开,刘虞采用从袁术那里偷师得来的新方法,在乌桓各地举办了巡回演讲会。将汉胡的根源追溯到夏商时期、归并到一起,讲述大楚的好处和汉人胡人各自的长处优点,无声无息的引导乌桓人向往、接受汉人的思想文化。

        再随后,无数的汉语学堂紧随着刘虞的演讲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了。不同于之前的小打小闹和冷清,无数乌桓人积极主动地踊跃报名加入。不过两月,乌桓大半的适龄孩童皆是进入了学堂,袁术当初制定的指标超额数倍完成。

        刘虞的办事效率所有人都不得不服,只能说他就是天生的演说家、引导者。陈宫甚至怀疑,当初他要是和公孙瓒没有闹翻,而是相互补足,北疆之患指不定还真能被解决、但只可惜,既生虞何生瓒。

        现如今的乌桓可说是基本完归附,至少在陈宫看来,已经被刘虞给忽悠瘸了。只要他们这边保持稳定,乌桓根本不会有任何想法。有想法的也都被刘虞的狂热粉给怼死了。

        “乌桓如今已是我大楚的一部分,按照伯安公的这种效率,或许过个几年乌桓就彻底汉化了,就如陛下希望的那样。再过个十几年,估计乌桓就可以算是彻底消失了。这是我们大楚对于同化异族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和良好的开端,绝对不能废弃。因此,保险起见,尽管可能会被牵着鼻子走,我们也必须要将颜良的大军阻止在昌黎之外。”陈宫道。

        “公台所言甚是!”孙策一脸兴奋的赞同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