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全音阶狂潮 >
        遗憾的是,这几千的华夏音乐史是断片的,几乎没啥传承,所以今天在座的一位专家才耗费了半生心血去复原《离骚》。

        所以比起前辈们的开创和研究,比起前辈们面临和克服过的那么多困难,三零六实在是太幸运了,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简单地学习和传承,可以享受前辈们打下的厚实基础。具体例子就不少,三零六在平京演出的时候就凭借改编在座前辈的作品获得了大学生们的满堂喝彩,充分说明了前辈们的艺术成果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现在看“培养和推广”这个课题,有机遇有挑战,都是多方面的……

        听年轻的齐团长侃侃而谈,前辈们恨不得鼓掌喝彩,纷纷接话发表意见甚至表示齐团长真是洞若观火,研讨会的氛围很是热烈。

        有编制的齐团长说得好呀:“……随着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提高,同样一首《霸王卸甲》,与我们自己亦或对世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必定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我想这是我民乐最大的机遇。十二年前,中央民族乐团……”

        在坐的中央民族乐团的一级演奏真是被齐团长说得热泪盈眶,不得不发表感叹了,老一辈是真不容易啊,现在可就好太多了。

        齐团长又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也会发生必然的转变,三零六在高校里多少次地感受过学生们对民乐充满自信的喜爱,那是有基础有底气的喜爱,不光是情怀和民族感情。

        所以在这样的机遇下,民乐人应该在艺术培养和推广上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真是好大个课题,齐清诺就抛砖引玉吧……

        杨景行也发表下看法,在网络这一块他做过一点统计和研究,就发现网民对民乐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和流行音乐有完不同的数据表现。比如同样一首歌曲,编曲有民乐元素的版本会更为受欢迎,播放量甚至数倍于电音编曲……

        五十多岁的音乐学者也豪情壮志,提出民乐就应该方位主动出击,就应该放下架子到基层去,有句话说得有道理,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端架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