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我们那年代 >
        在学校里,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这得感谢我外公平日里的淳淳教导。当然,家中的经济条件,也逼着我必需不断努力,如果成绩不好,父亲就不会让我上学。

        学校教学,对课文要求死记硬背,同私塾相比,几乎没什么区别。

        国文课,每篇都要背,直到今日,一些课文我仍记忆犹新。如:“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头着急。。。。。。”“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秋日里,昏沉沉,不想吃,不想喝,老躺在床上呻吟。数脉膊,试体温,听诊、敲诊、吃药又打针。有了病,才知道无病的快乐,有了病才知道卫生最要紧。”“一个人牵着一匹马,走到街上,嘴里喊着说:‘马来了!马来了!’许多人看了看,立即让开;一个人端着一碗油,走到街上,嘴里喊着说:‘油来了!油来了!’许多人看了看,立即让开;一个人夹着一把伞,走到街上,嘴里喊着说:‘伞来了!伞来了!’许多人看了,都不让开”。绕口令也得背:“张家有只羊,桑家有堵墙,张家的羊撞倒了桑家的墙,桑家的墙压死了张家的羊,桑家要张家赔墙,张家要桑家赔羊”。

        由于读了两年的私塾,加上外公的平日辅导,我在校学习也很刻苦,这些国文内容,对我来讲太容易了,便向学校要求跳级进入更高的年级。于是,我从二年级跳到四年级,后来又从四年级跳到六年级。

        高年级,要死记硬背的更多了,历史、自然、地理均是如此。例如自然课本中的“蛇”,我背熟了“有毒的头部三角形,无毒的头部椭圆形”;地理课本中的“长江”,我能默写出“发源于巴颜喀啦山南麓,经青海、西康、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九省,流入东海”。。。。。。

        高年级,算术中的应用题,类型繁多:什么行程问题、植树问题、鸡兔问题、利息问题。。。。。。所有的计算公式、法则,都要背得滚瓜烂熟。

        学科没有主与副之分。音乐、图画、体育与国文、算术同样被重视,同样进行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同样记入成绩档案,不及格的同样进行补考。所以各科先生上课都十分认真。

        音乐课先生不仅教唱歌,还教弹奏风琴,教乐理。我的简谱知识就是那时掌握的。在我们校园内流行的歌曲有《思乡曲》、《渔光曲》、《松花江上》、《江南之恋》,以及先生们集体创作的校歌《塔山蘶蘶,泗水融融》等。校园里,常听见男女先生们唱的歌曲有《四季歌》、《四季美人》、《夜半歌声》、《月圆花好》、《天涯歌女》、《秋水伊人》。。。。。。

        图画教学,先生指导我们每人制作一个取景圈,经常带领我们去野外利用取景圈取景写生。

        图画还经常命题考试,记得有一次的题目是:《踏花归来马蹄香》,有的同学画了一匹马,在马蹄上画了一只蝴蝶;还有一次的题目是:《深山背后有人家》,我画了一条河,背景是山,一个人在河边挑水,山间有一条小路通往山后。

        先生们之间,常用英文对话。有些同学的家长是知识分子,在家里也教孩子,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用语。

        先生们为了使学生多接触英文,每天作业本上的批语,都用英文,如“Good”、“Verygood”;课外活动时,篮球赛场和足球赛场上,都使用英语,如、“Football”、“Handball”。此外,先生们还运用风趣幽默的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例如:一位外国顾客,向中国营业员买铅笔。顾客说“Pen”,营业员给他面盆,顾客说“No!”,营业员说“不漏”。顾客要走,说“Goodbye!”营业员说“我知道搁哪摆哪!”。又如“一封信”:“FatherMother敬禀者,儿在校中读Book,门门功课打Good,只有English不及格,Teacher骂我是Pig,我说Teacher是Dog。”

        几年的小学教育,使我掌握了不少的知识,也培养了我顽强自立的人生品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