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我们那年代 >
        我们学校里,尽是些年轻的老师。老师们心如一团火,共同持有一个信念:为学校争光。

        校长凌云志,在教师当中虽说年龄最大,但也不过四十来岁。他言语不多,和蔼可亲,一手毛笔字非常漂亮,写在纸上行如流水,龙飞凤舞。机关单位和附近的居民,常拿着大红纸来学校请他写对联、婚丧请帖等,他是来者不拒。

        解放后,日常生活中渐渐产生了很多新名词、新观点、新事物,如“父老”、“干部”、“咱们”、“对象”、“革命”、“讨论”、“生活会”等等。

        开始,人们对这些新名词的含义一知半解,出现了不少笑话。

        人民政府为了改造旧知识分子,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抓得很紧,学校每周末召开生活会。

        最初,老师们不清楚生活会的含义,顾名思义:生活会就是要交待家庭生活上的问题。

        我们的唐老师每次生活会前,都要同师母在家里认真盘点,会上原原本本介绍自己家里有多少油、盐、菜、米。

        会议主持人校长,也拿不准,只是催促大家踊跃发言,至于生活会的内容,常常与主题相差十万八千里。

        课堂上,老师天天教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跟着***走》、《谁养活谁呀,大家想一想》、《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

        老师还教我们认识国旗和制作国旗。

        国旗由一颗大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组成。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象征万众一心朝向共产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