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乡试,再出门必定是自己一个人,我跟姐不会再陪着,一定要记住,在外头不要贪嘴,不要相信什么高僧,更不用相信无故的好意,同年是要结交,但是不可深信,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时烨就像苏义的人生导师一般,苏义紧紧地将姐夫的话记在了心头,原本以为福来客栈的事,他已经长了教训,没想到这一次又中了招。

        苏宛平从厨房里出来,就看到弟弟眼眶红红的,刚才莫不是哭过,苏宛平将饭菜放在八仙桌上,四人各坐一方。

        赵朋远似乎也从这件事学到了不少,他是赵家大公子,从小遇上的事已经够多,却也是两次赶考都遇上这种事,也算是给他长了记性。

        四个人吃饱了,苏义却主动帮姐姐收拾碗筷,陪着姐姐进了厨房。

        “姐,谢谢,今天的事,若没有姐姐,我恐怕都不能好好的站在这儿。”

        原来他们刚才说的是这件事,她也没有说弟弟,苏义很懂事,他会自己明白的,至少这两次赶考都避过去了,以后他能长教训,下次再下考场,他也有了分寸。

        姐弟两人说了一会儿贴己的话,收拾好厨房从屋里出来,苏义才回了他的房。

        接下来两场试,苏义越发的沉稳,出了考场对苏宛平都是报喜,反观赵朋远却是叹气,最爱回家跟苏义对答案,再通过苏义的答案来评价自己的,然后就更加沮丧了。

        终于院试考完,苏宛平松了口气,他们在余城多呆了一日,四人在余城逛了逛,尤其是苏义,上一次走的匆忙,这一次终于圆满,便安心的上街吃吃喝喝的,倒是看了稀奇。

        赵朋远却在这个时候跟苏宛平谈起接下来的生意,他发觉自己可能不是读书的料,其实他也不想读书,先前下考场,是因为钱木,他父亲一生行商,对读书很是执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