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这些饭菜岂会不好吃的,那可是他们百香食铺的招牌菜啊,赵秋红一边吃着,一边眼神儿看向女儿,女儿从小在古道村长大,怎么结识的陆家人?瞧着这范氏所说的,陆家就这一个儿子,而她丈夫早逝,孩子还是她一个老母亲每日靠着绣活养大的。

        也正因为年轻的时候绣活做多了,弄坏了眼睛,老了才会眼睛不好使,处处都得儿子扶着,身边离不开人。

        一顿饭很诡异的吃完,苏大丫似乎晃过神来了,她看向赵氏,“我们走吧。”

        这才吃完饭就走,没礼貌吧,但范氏母子却是热情的起身相送,也没有半点不快,他们这一路上当真是遇上了好人。

        苏大丫回到自己的营帐内便不出来了,也不知她是什么意思,刚才吃了陆家一顿饭,赵氏和钱氏两人心中忐忑,他们都知道那百香食铺有密方,密方正是大丫头给的,可如今却说这密方是那陆家的传家手艺,而且从来都是传男不传女,陆家如今只有一根独苗,那大丫头又是从何得来的密方?

        钱氏想起苏二河死的那日,赵氏指着大丫头说的那一番话,每每想起,她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大丫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或者她当真不是真正的大丫头了?

        钱氏不敢再往下想,看向自己的女儿,“三丫,在大丫身边时间最长,可有发现异样?”

        苏三丫摇头,她自是发现了异样,可是那又如何,眼下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苏大丫的身上,他们能不能回到汴京,能不能借着苏大丫的势头在汴京城里站稳脚跟,这才是她们眼下该担心的事儿。

        于是苏三丫叫母亲不必再多问了,随即拉着母亲入帐篷里休息去了。

        果然才半个月的光景,官道上就跑过去三位信使,很快有走商从临安府的方向跑过来,被苏大丫拦住,他们打听到了,临安府大乱,黄将军与那凤国太子对阵,受了重伤,如今昏迷不醒,大离朝中无人可用,只好再次撤都,这一次往南边跑,可是南边还有一个虎视耽耽的吴越国。

        想来过不了几日便能看到撤离的大离皇室,想到这儿,这些商人便怕了,这些撤离的皇家禁卫军可不仁慈,要是在半路遇上了走商,有可能就此没收了走商的所有身家,打仗不仅耗费银两,还极其耗粮食,使不得一路还会搜刮百姓的也说不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