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稳定来源,终于让陈柯拥有了制作化肥的条件,同时也让其他东西能成为盈利商品,比如火柴。

        电池能充电,火柴的制作成本猛然降到以前的几百分之一。

        这让木坊和药坊真正有了精准协作,开始生产火柴。哪怕现在还是纯手工打造,一天也能有相当的出产。

        工匠们为了方便加工,很快就设计出了更方便的工具。

        比如他们用一把有很多刀刃的刨子切削柴木。只一刨,就能刨出上百根的火柴棒!然后把这些火柴棒醮上药头,晾晒好后熏上蜡衣,就能制成火柴了。

        纸坊和药坊也配合制作火柴盒,只一天就能做出一百多盒。这也为今后的机械化作业开始打下了基础。

        而电灯的改良,陈柯并没有拿来装饰府厅。除了府衙里必要的照明,其他的都放在了场房,特别是煤窖。

        如今有了电灯,矿产的开采也将步入了近代化阶段。

        为了保证场房正常运作。陈柯还带着工匠们,开始给芒町坝子架设电线。

        首先安装在水坝边的,是一台大锌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