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任务大明 >
        第六十三章皇后留书

        这边孙鸿舟已经溜之大吉,但金陵之中依然是山雨欲来,各种谣言甚嚣尘上,有几条就是孙鸿舟特意散播出去的,分别是两种阴谋,都是胡善祥亲自谋划的,也是她真实的猜想,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一经散播,果然占据了不少市场,别人听了这思路,有凭有据更加信服。

        一条是,孙皇后的阴谋,这孙皇后和朱瞻基感情深厚,朱瞻基还是皇太孙时,便极力主张立孙氏为皇太孙妃,不过朱棣并不同意,结果朱棣在山东济宁府选择了胡善祥,一眼便是看中,当时三杨也是称赞其性情温婉,当为皇太孙妃,而大臣多是认为孙氏过于热情,有蛊惑君王之嫌,因此两人早有仇隙!

        再者,先皇朱高炽之妻乃是一代贤后张氏,张太后对胡善祥也是极为喜爱,怎奈朱高炽死后,张太后的身体愈加恶化,病体沉疴最终还是不能理事,张太后病重,孙氏就仗着宠爱处处排挤胡善祥,果然朱瞻基便在宣德三年废了胡善祥的后位,一时也是引来多方非议。

        现今这宣德八年,先是水灾,再有山东流民四起,民间对于蛊惑君王的孙皇后更加不喜,这时孙皇后也有足够的理由和借口谋害胡善祥,到时胡善祥一死,这些脏水运作一下,自然都可以泼洒在胡善祥的身上,而这王振正是伺候孙氏起家,如今大权在握,弄死胡善祥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第二个流言就是杨荣,当时三杨之中,杨士奇和杨浦力挺胡善祥登位,而杨荣则是支持孙氏,孙氏父亲乃是鸿胪寺主簿孙忠,孙氏上位后被封为会昌伯,荣禄大夫,而孙氏的大哥孙继宗乃是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更是大权在握,所以孙家的势力远大于胡家,不过前些时日朝中传出胡善祥的女儿准备结亲太子太保宁阳侯陈懋第五子陈瑛。

        陈懋是谁?靖难名将陈亨之子,因平灭朱高煦的叛乱得封宁阳侯,和曹义一样也是九边之一,宁夏镇的都指挥使,他的二哥陈忠乃是府前军指挥佥事,可以说是功勋显贵,一门荣光,可是这门亲事还没有开展几天就被杨荣使力破坏,杨荣自然不希望胡善祥东山再起,两人的仇隙也不小!

        于是这两个谣言也是越吹越广,最后不知是谁来了个神补刀,说是朱瞻基亲自将胡善祥母女流放交趾,两个苦命的女人已经死在流放途中,一时间真假难辨,也为金陵如此的乱局,做出了最好的注解,关键两个流言都指向一个人~王振,既是伺候孙皇后起家,也是逢迎杨荣。

        关键一点是,王振奉了朱瞻基的旨意出去办事,直到胡善祥失踪后,才姗姗来迟,连宫里都有流言说是王振亲自处理胡善祥的事宜,还有一条宫内的消息更加要命,就是胡善祥第一胎乃是龙子,乃是死于王振和孙皇后的合谋,王振得知这个传言,也是被唬得六神无主,关键是找不出胡善祥的下落也是百口莫辩!

        最后朱瞻基可能是皇宫内,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人,愤怒的朱瞻基立刻派人去查,结果得到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孙皇后和王振要对胡善祥另外一个女儿顺德公主下手了,而顺德公主已经躲到张太后的慈宁宫里面,朱瞻基也是真的炸毛了,立刻带着羽林军开到慈宁宫。

        自胡善祥失踪后,朱瞻基已经两天一夜没有休息,现在眼睛已经布满血丝相当可怖,路上的太监宫女见了哪敢招摇,纷纷提前躲避,张太后得了胡善祥失踪的消息,也是慌了神,当时她就不赞成废弃胡善祥,怎奈朱瞻基极力坚持,又有朝堂重臣察言观色,从旁帮衬,张太后不能干政也是无可奈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