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聚散今生 >
        天宝十一年冬月,弘农

        入营近两月,万青终于有机会出营半天。因为他表现优异,大刘校尉才特别恩准的。

        新入伍的时光是艰苦的。除了军衣器械,营房里几乎啥都没有;饭菜不仅油水少,还常常不够吃,幸亏比外边多一道晚饭;这里军令极严,整日里除了操练还是操练。新兵们只能寄望于赶紧熬过三个月训期,正式编军后才能轻松一些。

        新入伍到时光也是充实的。有那么多新本事要掌握,军规、号令、列阵、旗令……以及民间禁练的长枪,还有马弓、刺跺、陌刀等,要将来编入专门的队伍才能习练,不过现在要尽量打好基础。至于武艺,原来在长安彪豹馆五年所学,与军营里的要求还有很多差别!这些都够他好好学的,不混出个名堂只会让人更瞧不起。

        弘农地处关内道、河南道与河东道交界之处,这一批新兵虽大多数都来自这三道,但也有不少来自京畿道、都畿道、淮南道、河北道,其中有不少极有能耐的。

        幸好有在长安彪豹馆规矩严格的经历,适应起来不太难,只是那几个痞里痞气的家伙令人极为反感。也多亏自己从小进过乡塾,被长官和许多兄弟们另眼看待,那些痞子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地来找麻烦。既然进了军营,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一定要早日出人头地!

        想到这的时候,万青刚刚步出折冲府。他轻轻咬牙再点点头。

        等到进入弘农城南门,久违的集市场面忽地扑面而来,他恍惚了一小会才反映过来。想到半年前他的理想还是一个使气任侠、闯荡江湖的侠客,又禁不住微微摇头。那段豪情万丈的时光虽令人怀念,但对于无显赫身世、无万贯家财、只想凭一身武艺立足的自己来说,只能是一段经历,而不会是长久的选择。

        刚离开彪豹馆时,万青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在江湖闯出名号,让那些不选他做内弟子的师傅们好好看看。长安呆不了,自然要去东都洛阳闯荡。但不过几个月,已发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事实上,怀揣同样梦想的年轻侠客在洛阳太多了,想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实在太困难。

        别的不说,被意气相投的朋友款待而自己却没能力回请,即使没有被对方鄙视,连自己也觉得失礼。可是囊中只有那么点铜板,哪个不带着父母从安西到长安来回奔波的血汗?实在不忍心被自己糟践,只好找借口不去赴席。三番两次下来,自然会靠边站,想用武艺报答人家的机会也轮不到。若要跟在富贵子弟后面低头哈腰,自己却怎么也拉不下这个脸面。

        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侠客梦眼看是做不下去了,回安西继承家业做一个往来西域的客商,或者干脆回王家村娶妻成家?这都不是自己所希望的,实在是有愧于这身武艺。

        想到武艺,万青脸上露出颇为自豪的笑容。作为长安最有名的武馆之一,彪豹馆收取的资费不低,但自己无愧于全家为此的花费,刚进馆时还默默无闻,然后名气渐起,到后来两年间的夏冬比试都不落前五。如果武馆只比武艺,自己完全可以获得内弟子身份。那样不但可以免去资费,还能代表彪豹馆在长安争霸,即使将来不能声名显赫,也至少能在某个小武馆里任教,或者在某个府第谋得一份不错的差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