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日快马加鞭,咸阳城已经近在咫尺。古小玉三人原本打算进入城中,休息一日。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可以召集一些帮手,以防不测。但古小玉转念又一想,身旁带着嬴政,恐多有不便。

        将近傍晚时分,秦皇陵就在前方不远处。皇陵一带地势平坦,远望并不很高。再行数里,已到跟前。

        嬴政开口说道:“韩元帅可去咸阳城中调取兵马,一队随我等入陵,另一队可在陵外严加看护,免得他人打扰。”古小玉正有此意,一路上早已拿定主意,到了咸阳先调兵遣将,以防不测。回顾王雪青,说道:“此事需青儿跑一趟,你速去咸阳城中,调兵马两千,到此地集结,速去速回!”说完,翻身下马,将坐骑交予王雪青手中。

        此处据咸阳城尚有五十余里,往返怎么也要四五个时辰,所以古小玉并不慌张,时间充裕得很。只见身旁嬴政,两颊深陷,颧骨高耸,脸上没半分血色,却隐隐现出黑气,古小玉心道:“莫不是又要释放毒气,来加害于我?说来也怪!这一路之上,并未见嬴政有任何变化,难道说皇陵内,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既担忧又关注,古小玉全身戒备,不敢有丝毫松懈。

        突然间身后马蹄声响,只见当先一匹黑马,沿着官道直奔自己而来。马上一位将军,腰系长剑,背负连弩,身后尘土漫天,显然是还有大队人马跟随。古小玉一见来将,哈哈一笑。问道:“臧荼将军怎么会在此?你应该在燕地才是?”臧荼双腿紧挟马腹,黑马前蹄翻腾,这才停下。臧荼翻身下马,说道:“元帅,大事不好,汉王气你不告而别,命在下前来捉拿。如今已收回兵权,将你降为楚王。”

        古小玉淡然一笑,沉默不语,心想:“此番刘邦只是趁机夺我兵权,并不至于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反倒是眼前的臧荼,当日攻打齐国之时,自己命人刻一降书,谁知道楚王竟然不战而降。如今刘邦将此人留在身边,不放其归楚,心中必是怀疑此人对自己的忠心。”但此刻臧荼来到咸阳,虽说是前来擒拿自己,毕竟以前汉军全部听命于自己,俗话说得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正是这个道理。转念又一琢磨,“秦始皇地宫中,兵俑何止万人?这区区五千人马真的不算什么。何况自己还没弄清楚,那些兵俑到底是什么?没有把握的事情,自己可万万不能干!”

        那臧荼笑道:“此番前来,在下特意挑选的兵士都是曾经跟元帅出生入死的兄弟,只要元帅一声令下,我们听命便是!”古小玉连忙劝道:“臧将军,这话可不能再说!我绝无反叛之心!”臧荼听了这话,不禁气往上冲,骂道:“真没想到,这天下才刚平定,汉王竟然夺了兵权,我臧荼实在是想不通!”古小玉笑道:“此事也不完全怪汉王,在下乃是军中主帅,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就是这个道理!这些话,今后可万不能提起,将军切记!”

        这时天色已黑,汉军大部队已经赶到,古小玉一见众军士,果然全是曾经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有些甚至于从南郑杀出就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人。暗赞臧荼办事稳妥,老成持重。

        又听臧荼问道:“元帅究竟为了何事到此?能否与在下言明!”古小玉事到如今,也没必要隐瞒,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众人吃了一惊,忙向他身后之人看去,过了好一会,才听见有人惊呼出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