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纵然心中有些伤心,可面色依然平淡,他声音低沉,继续问道:“老英国公之死,可是母亲所为?”

        太后答得果断,“是。”

        皇帝有些激动,疾言道:“他老了,已不能再在疆场驰骋,母亲为何就这般等不及?”

        太后冷笑一声,“你怒什么?张锐之难,张明仑之伤不皆是皇帝的手段?怎么如今却心疼起年长衰弱的张茂了?我险些忘了,你应该是为了你的贵妃!”

        皇帝辩解道:“我是为了皇室和社稷。”

        太后横眉冷对,“或许你有为社稷之心,可若你真为社稷当初便不该纳她入后宫,先祖自立朝便有规定,名门望族不得入后宫为后为妃,你为了得到她,不惜打压她的母家,你念在张茂于社稷有功,又颇得民心,你不能动他便要杀他后代,妄图断张家香火使英国公爵位后继无人,这样你才好安了群臣的心,慰了祖宗的魂,你便可以安然拥着美人入怀。张贵妃是何等聪明之人,你当她从未疑心过你?可她既是你的贵妃又是张家之女,她心系家族才会一再向你妥协!”

        提及张贵妃,皇帝的面上才有了一抹平凡人一般的神伤,“所以,母亲便暗杀了老国公,并让贵妃误会是我的所为,为的只是让贵妃同我彻底离心?滥杀重臣,母亲此举就不怕寒了群臣之心,伤了国本?”

        “我虽然老了,却不糊涂,为了对付一个区区嫔妃,不值得我如此,我杀他是因他知道了你生母的秘密,他唯有一死,你才能安然坐在你的皇位之上,贵妃会误会你并非我所诱导,她对你早已生出隔阂,以至隙末凶终。”太后虽不喜张贵妃,但却可怜她,就如可怜当年的云檀一般,都是被帝王自私的情爱所拘,都是身不由己的笼中之人。

        皇帝觉得心口隐隐作痛,“原来,她早就恨了我……我已无多少时日,她要恨着也好,待我去了,她的日子或许能过的轻快一些,她的孩子……我和她的孩子,是母亲下药打掉的吗?”

        太后摇摇头道:“此事非我所为,我虽然不喜欢她,可你膝下无子,她有了身孕我自然是期盼着的,又怎么会伤她的孩子,那事情出了以后,我派人去查过,你倒是可以去问问你那位贤良淑德的皇后。”

        皇帝合目垂首,“皇后自潜邸便与我结发,还记得那时她羞涩胆怯的紧,可如今……只是当年我心中有了钟爱之人,终是我负了她,故而这许多年来,我猜疑过许多人,唯独不愿猜疑她。”

        太后见皇帝这模样想起了先帝的样子,一边说着亏欠,一边伤着人心,帝王的情意,都是这般虚伪,“你同你父皇倒是十分相似。当年先帝明知你心爱于张家姑娘,还是逼你娶了皇后,那时你明知庆珑倾心于侍卫李怀,你却斩杀李怀,并灭他满门,将他在世间的一切痕迹掩去,逼迫庆珑下嫁给你欲扶持的游泰,你们对自己的亲生骨血都是这般残忍无情。”

        “我唯有庆珑一个女儿,怎会不想她幸福,可她还是唯一的公主,她既享了百姓跪拜、无上尊荣,就要为天下尽责,英国公手握重兵,在朝中一枝独秀,人人都道英国公府为护佑江山的天兵神将,百姓视张茂为神,朝臣威望过盛乃是朝廷大忌,游泰有将帅之才,为人正直且处事圆润,最要紧的是他心爱着庆珑,为她甘愿以性命相博,我将庆珑嫁给他确实有扶持他的意思,然则也是为着庆珑的终身着想,女子于世,情爱之事为次,嫁得良人才能得一生安稳。”皇帝道出了当初选择逼女成亲的缘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