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孟云羲送给杨笑两份信物向他表明心意。

        当晚夜深人静后,姐弟两个相对而坐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杨洛儿看着眼前这个唯一的亲人,杨笑则望着手中的香帕发呆。过了好一阵子还是杨落儿开口打破了沉默:“笑儿,这大半年来咱们家的遭遇你也都看到了,这三清镇看来是没有咱们姐弟俩的容身之处了,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要被这些人盘剥干净,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杨笑听到姐姐的话缓缓抬头:“可天大地大,哪里又是我们的容身之地呢?”杨落儿顿了顿,似乎是下了一个莫大的决心:“你还记得当年跟父亲交好的两位堂叔吗?”杨笑想了想问道:“你是说在西梁境内从军的两位堂叔?”杨落儿点点头:“正是!”

        说起姐弟俩的这两个堂叔来,是跟杨大夫一块儿长大的堂兄弟,三人是叔伯兄弟的关系,从小到大都玩在一起,在杨家的宗族中是跟杨大夫最亲近的一只。两人行事颇为讲义气,长大后先后从军,后来辗转间两人都到了西梁王麾下。

        杨落儿说道:“这些年来两位堂叔和父亲一直有书信往来,那时候你还小父亲跟你提起的少,所以你不是很了解,父亲对两位堂叔多有夸赞,称他们为人信义,乃是堂堂的好汉。”

        “堂叔跟随西梁王多年,现在已经在军中谋得了一官半职,只是这两年书信来往的少了些,想来应该是军务繁忙,不过今天家里又收到了两位堂叔寄来的信,堂叔还在信中向父亲问好,不如我们到西梁去投奔这两位堂叔你看怎么样?”杨落儿说着把一封信交给了杨笑。杨笑看完书信,想了想说道:“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两位堂叔现在在什么地方。”杨落儿想了想:“前两年堂叔还邀请父亲去西梁小住,在信里提到过住址,等我把信找出来再做定夺。”当晚两个人就商量好了一应事情。

        过了一段日子,到了秋收的季节。姐弟俩多雇了几个短工早早的就把地里的庄稼给收完了。杨笑这些天也不去学堂了,都在家里帮着姐姐忙活。这几天倒是难得的清静,因为那些平日里常来闹事的杨家族人也都在忙着收秋。

        等粮食都收入粮仓后就是时候该找个买家谈谈价钱了。经过将近一年的磨练姐弟俩也多长个心眼,知道变卖家产的事情一旦传出去,那些家族里老老少少,少不得又来闹事。于是姐弟俩人商量后,决定悄悄的找来镇上的几个富户把家产卖给他们。

        自从孟老爷到外地赴任后,就留下胞弟看守家业。这天晚饭过后没一会儿。孟二爷正在廊檐下逗鸟,这时一个仆人来报:“二爷,对门儿的杨小姐来府中指明要见二爷。”孟二爷一愣:“她来做什么?”仆人回答:“杨小姐说有件事要跟二爷商量,还说一定不会让二爷失望的。”孟二爷听了后嗤笑一声:“这小丫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让她来见我。”仆人领命离去。

        不一会儿,杨落儿就被带到了孟二爷面前。杨落儿向孟二爷款款的做了个万福:“落儿见过二爷,二爷近来可安好?”孟二爷伸手示意杨落儿免礼:“是落侄女啊?来来来,到屋里坐,在这院子里说话多不像样子。”说完又向仆人忍吩咐道:“来人,看茶。”说着迈步走入大厅内。

        孟二爷与杨落儿分宾主落座。孟二爷笑呵呵的问道:“二叔近来还算过得去,劳烦落侄女挂心了,不知道今夜来访所谓何事啊?”杨落儿欠身说道:“近来家中连遭横祸,想必二爷都看在眼里,如今这三清镇怕是没有我们姐弟二人的容身之地了,我二人思量再三后决定变卖家产,到西梁境内去投奔两位堂叔。今夜前来是想请二爷往家中与镇上其他几个富户商量一下,但凡有看上我杨家家中产业的,只要价钱合适尽可出售。”孟二爷听杨落儿说完后叹息一声:“啧,早知道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当初我就该管一管,也好叫他们不敢胡作非为。”杨落儿谢道:“二叔不必自责,自从孟、杨两家解除婚约后,孟家跟杨家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孟家也不好出面管这些琐碎的事情。”孟二爷闻言又叹了一声:“落侄女尽管放心,等我叫上张管事就去府上看看,有我在一定不叫落侄女吃亏。”杨落儿再次欠身谢过。孟二爷唤来仆人:“来人,送落侄女。”杨落儿起身告退,莫二爷送到院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