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孩儿已然查清,双喜十之八九就是下毒者。”杨正定见杨应宁张口要说话,连忙用话堵住说:“你老不要不信,孩儿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父亲中毒乃是喝了双喜泡的茶水。”

        他的脑袋瓜极为灵光,口才也是极好,将自己这些天调查的情况一五一十娓娓道来,就如同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对案情的分析推理倒是与达明的调查一般无二。

        杨正定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智商眼力丝毫不差于达明,这些天来的调查,也让他分析出了内奸下毒的方式途径,只不过他不知道毒药是如何进入杨应宁所喝的茶水中的。今天,达明与何韵寒关于制茶的一番对话,无意中提到了一种大茶藤的有毒植物,解开了毗陵茶变成毒药的秘密。既然达明能够悟到其中的奥秘,聪慧如斯的杨正定也自然能从何韵寒的话中明白其中的奥秘。所以,他最后振振有词地说道:

        “所以依孩儿判定,下毒之人不是别人,乃是父亲的贴身小厮双喜。”

        杨正定的话刚一落音,门外便传来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反对声:“不对,二弟,双喜绝不是下毒之人!”随即,杨正平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进来。

        杨正定对哥哥还没进门,便一口恣意否定自己结论的行为,心中极为不满,故而回话也就毫不客气:“大哥,你说双喜不是下毒者,又有什么凭据呢?是与不是,绝不是红口白牙肆口说说而已。要知道,现在所有证据都指向双喜就是下毒之人。”。

        生性淳厚的杨正平对弟弟这种呛人不打折的尖酸说话口吻并没有上心计较,只是淡然地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掌握什么有力的证据。

        “大哥,入人罪,当有坐实之证据,不能以一句‘莫须有’而定之,脱人罪,亦需有不可辨驳之证据,又岂能一句‘莫须无’而推之。既然大哥没有证据,那为何一口咬死双喜不是下毒者?大哥任职于掌管刑狱、巡察缉捕的锦衣卫,据状断之,众证定罪的法则不会不懂吧?”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杨正定这种逮住理便死咬住不放的咄咄逼人态度,让杨正平心底下的不悦油然而生,他皱了一下眉头,闷闷不乐地说:“二弟,此话不能这么说。双喜是不是下毒者,明弟早已查清。关于这一点,父亲最清楚,是不是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