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知县,达某已然知道谁是下毒的凶手。”达明一鸣惊人,惊得满堂之人不由地一愣一愣的,不知所措。

        “谁?”众人惊愕地问道。

        达明按照顺序指点着三个狱卒,蓦地点在王牢头身上停住了,冷声说:“就是他!王牢头,你是凶手!”

        “冤……冤……枉啊,青天大……老爷,小老……儿真个是冤……枉啊!比六……六月飞……飞雪,三年大……大旱还……要冤啊!”王牢头再次跪倒在地,放声悲哭,哽咽着高呼说。

        “达公子,你不会弄错吧,他怎么会是凶手呢?”耿国祯睁大双眼,连连点着颤颤巍巍,似乎风大一些都会吹倒的王牢头,愕然问道。

        耿国祯的疑问,顿时让王牢头胆气为之一壮,反正事已至此,干脆破罐子破摔,脖子一梗,口齿伶俐地反问说:“这位爷说小老儿是凶手,你有啥凭证?哦,小老儿明白了,你是记恨小老儿奉仇县丞之命用鞭子抽打你了,故意污脏小老儿陷害小老儿。大老爷,你得为小人主持公道呀!”

        耿国祯见王牢头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心中也不免打起了鼓。达明毕竟年轻,青年人往往喜欢意气用事,吃不得半点亏,呲牙必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时间他也不好怎么说,只得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两眼正正地望着达明,看他有什么说法。

        “老家伙,你不要说得自己多么的冤枉,达某会让你心服口服,哑口无言。”达明对于王牢头看似有理的说辞根本不屑一顾,“嘿嘿”冷笑道:“我们都知道,言由嘴出,心由行表,亦是说,嘴巴会说谎,身体确不会说谎。打个比方说,有时我们嘴里说不是,头却在不自觉地点着。这是因为人的些微神色动作,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让谎言有迹可寻。在达某问是不是你下毒时,你在嘴喊冤的时候,身体却有三个令人不解的微小动作。”

        “哦,有哪三个动作?”在这个刑事侦查技术落后,刑侦破案靠证据、口供、两造展辞三法定罪的年代,达明这种新颖奇特的破案分析推理思路立即引起了耿国祯的极大兴趣。

        其实,在证据缺缺的情况下,用极短时间确定真正的凶手,难度无疑很大。达明采取微表情心理分析方法,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因为,达明深知微表情永远都不能成为任何破案的证据,只是想尽快圈定凶手而已。在地球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微表情心理学可以说是对刑侦技术的一大补充,在美国早就被应用到国家安全、刑事侦查中。达明的微表情心理学就是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院任教授的九爷爷那里学来的,马里兰大学可是在全美NewsCriminology榜单上排名第一,执美国刑事侦查教育之牛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