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气喘吁吁的林同急匆匆来到总制府。虽然现下天气还有些寒冷,但他光洁的额头上布满了细细的汗珠,胖胖的脸上全是自责、懊恼、悔恨之情。

        “杨都堂,这事全赖我,是我害了达巡检啊!”林同进门后,躬身施礼后,便惶恐不安地向请罪。

        “林佥事,有话慢说。”杨应宁面无表情地说道。

        “杨都堂,你有所不知,如果我今日不拉达巡检去喝酒,就不会发生达巡检被强人掳走的事。我恨呀,我悔呀!杨都堂,请你治我的罪。若是达巡检有个三长两短,我这一辈子就不得安宁。我……”林同说到动情处,眼泪潸然而下。

        “且慢,林佥事,你如何知道达巡检不是因触犯律条作奸犯科被哪个衙门里抓走的,而是被强人掳走的呢?”一直不喜欢林同的仇廷威不耐地打断林同的自悲,皱着眉头怀疑地问道。

        “这……我这不是猜测的吗?如果是那个衙门要抓捕达巡检的,至少也会知会一声吧。”

        “二位就不要在这里争争吵吵了,人命关天,各自少说一句吧。”杨正平脸色一沉说:“林佥事,你且稳住心情,此时说后悔就是悔到三百年前去也无济于事。你把你们饮酒之事仔细说与我们听听,或许可以寻到事情的蛛丝马迹。”

        “是啊,紧要关头当要平心易气,心静则思顺,思顺则方准。如今既不知谁将达巡检掳走,亦不知为何掳走达巡检,更不知将达巡检掳往何处,唯一办法乃是就达巡检近期之行踪和所为,加以详尽推敲,从中抽丝剥茧,抓寻到问题的来龙去脉。”师爷王子义也劝说道。

        “林佥事,权且先坐下来,慢慢将今日之事讲与我们听听。集我等之众智,以决达贤侄被抓之疑云。”杨应宁手捋长须,颔首赞同道。

        林同做了几个深呼吸,稍稍平静平静激动的情绪,弯腰告罪后坐下,清了清嗓子,将上午的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叙述了一遍。当然没有将他与钱世贵合谋诱使达明投入昌王之事说出,仅仅说了招妓饮宴的过程。最后推断说:“杨都堂,达公子刚来西安城,并不认识多少人,更无可能与人结怨。属下期期以为达公子莫非是被人绑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