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已经在各种新闻里声名鹊起了,只不过那时陆家嘴的高楼大厦,还只盖在报纸上。

        方自归和朱大成在船上已经留好了通信地址,两人下了船,便各奔东西了。一个去东边的工大,一个去西边的科大。

        在报摊上买好一份上海地图,方自归边查地图边打听,找到了一路往学校方向去的公交车。从十六铺到工大虽然距离远,但是一部公交就到,不需换乘。

        找到公交站,等了一阵,方自归就看见一辆公交车开过来了。可那辆车还没停稳,一堆人便蜂拥而上。

        方自归坐在行李箱上目瞪口呆。原来,在上海乘公交车是没有排队这一说的,要眼疾脚快才行。可此时,方自归措脚不及,眼巴巴看见有利位置被秒杀,只好赶紧拎着个大行李箱,挤在一大堆上车人的外线,伺机而动。然而位置不利,形势也不利。下车的乘客明显偏少,上车的乘客偏太多。下完了客,传说中上海人的绅士风度和淑女风情全部毁于一旦,男女老幼左推右搡,全部加入激烈的肉搏之中。方自归做为外围男,只能在人群外围做无谓的挣扎。一堆人上去了约莫一半,就开始关车门。售票员探出身子吆喝没上车的乘客等下一辆,车门关了几次,才关上了。

        上海初体验没想到是这样的。

        方自归拎着行李箱,头上冒着汗,口里有些渴,心想下一辆车要早作准备,一定要趁来车立足未稳,就迎头赶上。

        等了好一会儿,又一辆车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来了。等车的人群一阵骚动,为冲出战壕做热身。方自归紧紧握住行李箱的把手,看准时机,上……这次比较果断,靠近了车门,但是……什么?车没有停,开过了站台,又向前开了十几米停了下来。

        我靠这是什么套路?!方自归囧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有利地形变成不利,车门已经被一堆人围得水泄不通。怎么……奥运会上,飞碟射击选手在扣动扳机时要计算提前量,难道在上海,挤公交也要计算提前量吗?这个……怎么算法?

        下一辆要是还挤不上去,问题就严重了。方自归一边流汗,一边叮嘱自己:等一会儿车来了,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能再出纰漏了。

        终于,又一辆车晃晃悠悠开过来了,这时方自归的大脑飞快转动,转速不低于高考数学考试,一边转一边就冲了出去……车子终于停稳了,追车少年方自归一阵狂喜。这次提前量把握得不错,虽然不是最佳位置,但离车门仅三四步距离,不出意外,应该是可以挤上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