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龟儿子!”

        于是,球场上两支球队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球场边两地球迷投桃报李,打街骂巷。中国首届甲A对骂比赛开始了。

        老是用同一个单词骂人比较无聊,两边对骂了一段时间,上海球迷开始进行创新。他们渐渐组织起来,整齐地呼喊:“噢——吃,噢——吃,噢——吃……”

        “噢吃”是什么意思,四川球迷吃不透,因为以前从来没吃过,包括已经打入敌人内部的方自归也搞不清楚。但“噢吃”肯定是骂人的,方自归通过联想,想上海球迷最先开始骂“四川人滚回去”,也许“噢吃”和“滚回去”有关,便联想“噢吃”是驱赶动物回窝时的用语。

        四川球迷对“噢吃”的意思,一时无法达成共识,短时间内也无法细细研究,所以四川球迷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以连绵不绝的“雄——起!”回应。

        根据当代史的经验,文斗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升级为武斗。这一次川沪球迷的斗争,也不例外。

        球迷对骂了一段时间,双方炽热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开始互相投掷矿泉水瓶。看台上比较干净,没有砖块之类的东西,否则可能就会发生一场血案。

        方自归这时意识到,进场不准带硬物是个硬道理,也很有道理。入场时,门卫不准方自归把配有硬旗杆的大旗进来,也一律不准把玻璃瓶装的饮料带进来,只准带塑料瓶装的。事后看,这个措施确实起到了控制事态恶化的作用。

        到底是谁先扔的矿泉水瓶,事后竟然不可考了,这不像上海人先骂人事实这么清楚。当时场面混乱,电视上也只有球场上的镜头,看台上的风云变幻,后来竟然找不到任何影像记录。按照逻辑推理,应该是上海人先扔,因为场内上海人比四川人多得多,而且四川人在上海做客,应该不至于喧宾夺主到那种地步。但是按照性格色彩分析,就可能是四川人先扔了。因为上海人喜欢弘扬“动口不动手”的文化,也不排除个别四川人被上海人“噢吃”得昏了头,对先骂人的上海球迷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

        在喧闹中,上半场结束的哨声吹响了,川沪两队以1:1的比分暂时打了个平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