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在紫霄宫说应劫之人具有飞熊之相时并没有言明应劫之人有两人,所以让元始天尊他们误以为应劫之人只有一人。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姜子牙和申公豹日后反目,继而推动了封神之劫的进行,一环扣一环。

        姜子牙为人沉稳忠厚,一副正派人物的样子,拜入阐教后还是颇受重视的;申公豹因为样子看上去就是一副奸诈小人,给人的感官并不好,所以在拜入阐教后,并不受待见。虽是如此,但姜子牙此人的修道天赋当真很一般,与申公豹相比就是天上的地下。

        申公豹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得道成仙,脱离了凡胎;姜子牙则是连仙道的门槛还没有摸到,修道天赋惨不忍睹。

        修道天赋差归差,姜子牙在文韬武略上的见识却是申公豹拍马都赶不上的,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渐渐的,元始天尊也看出了一些端倪,这姜子牙就是天定的应劫之人,所以更加注重在文韬武略上对姜子牙的培养。因为天机显现,接下来的封神之劫将会依托人族的王朝更迭进行,这治国之略很关键。

        商朝。

        经历了武丁盛世后,商朝的国运走上了下坡路,不过国运的衰败并不是那么的急转直下,商朝的国运依然是很强大的。转眼间,商朝的王位就传至了帝乙头上,帝乙此人也不是什么暴戾昏君,但奈何国运的衰落让帝乙毫无作为,更是在在位的末期将都城从殷迁址于朝哥。

        帝乙死后,商王之位传到了帝乙最小的儿子帝辛的头上。

        其实任何一位君王在即位之初都不是什么暴戾之君,帝辛也是如此,他也想在文治武功上超越自己的先辈,可惜事与愿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