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采访,其实都是主持人和被采访对象配合的一个秀。他们都在将各自需要的内容表现给观众或者读者。

        “不,不,我没有诱导你,绝对没有,呵呵,我也不相信你是那么容易被诱导的人,如果说我有些目的的话,那最多只能说我问出了观众们想知道的答案,我一方面是代表我自己,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代表那些喜欢你的粉丝。”

        “好吧,你要这样解释,似乎我也只能接受。通过与你的对话,让我放佛有了想做一回记者的想法,做一个无冕之王,应该是比较酷,比较好玩的事情。”陈康杰耸了耸肩后说道。

        “记者并不是无冕之王,你才是,我还记得当年的洛杉矶暴乱,为了你,整个洛杉矶城差一点就翻天覆地了,不,应该说是美国差点就翻天覆地了。那次事件,证明了你是真正的无冕之王,有些社会学家甚至开始研究名人特权效应。”

        “我并不认为我拥有什么特权,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我的祖国,我都遵纪守法,我也从来不主动寻求特权。成名到现在,我一直尽可能的低调和保持一颗平常心。你刚才说的洛杉矶暴乱,那是美国人民的正义,他们对不公平的被歧视的事件有着一直的正义感,坦率的说,在我看来,这是真正的美国精神和价值的所在。如果说名人有些社会效应的话,那顶多就是在遇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有很多人会站出来支持自己而已。可是反过来我们又会看到,有些事情即便是发生在普通人的身上,整个社会也会基于一致的判断给予声援。我记得那一年我在美国亚特兰大参加奥运会,发生了不幸的爆炸事件,就因为当时我在场,有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声音却认为那次事件应该与我有关,现在嫌疑人埃里克.鲁道夫终于被北卡罗来纳州墨菲市的警察抓获,这个事情证明,当时的确有一些人对我是存在歧视和偏见的。”陈康杰义正词严的说道。

        “那你觉得是因为美国的种族主义吗?”埃德·布莱德利借着陈康杰的话,问了一个相对尖锐的问题。

        “布莱德利先生,你是一个美国人,也是一个黑人,你常年生活在美国,不管美国在人权上对全世界如何标榜,那你认为,即便到今天,美国还存在种族主义吗?或者你认为在美国社会中根本就不存在,真的像政府对外宣传的那么好。”陈康杰四两拨千斤,一下子就把那个问题推还给了埃德·布莱德利。

        “应该是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过我们一直在呼吁,也一直在改善。”作为一名记者,埃德·布莱德利不能否认真相,可是作为一名美国人,他又不能在陈康杰的面前对美国进行严厉的批评。

        “我清楚的知道,别看我今天在美国拿了多项格莱美奖,可是在美国,还是会有一些人并不喜欢我。”

        “可是我坚信绝大多数美国人是非常喜欢你的,对你和你的国家是友善的。”

        “这点我不否认。”陈康杰微笑着点了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