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上场的是乐途的李潜!

        李潜这小子在预选赛阶段也是表现不佳,跟邢炎几乎是半斤八两。可是意外的是,他的手上功夫要高出一大截。

        第一个单发极限侧风完成得非常漂亮。在一边出现单发的时候,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蹬住了舵,飞机机头几乎没有偏移,整个五边飞下来,甚至感觉不到飞机单发了。只是在最后接地的时候由于大侧风的原因,微微偏离了跑道中线。不过这次偏差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单发极限侧风这只能算是小试牛刀,好戏是后面两个。在经过五分钟的重新准备之后,李潜继续起飞,在起飞后一边出现操纵卡阻。这次卡阻是横滚和俯仰的双重卡阻,就跟之前于琦给徐清出的一样,只能通过配平调节俯仰,方向舵和差动油门调节横滚。

        到操纵卡阻这一块,难度就陡然升高了。虽然大会没有具体规定偏差要求和飞行方法,但是也不能飞得太难看了,不然也是给自己航空公司丢脸。

        李潜在飞行数据保持上做的就没有上一个科目来得稳健了,在三边改平的时候,高度一直在上下两百英尺之间晃动,始终不能完全稳定下来。

        由于飞机一直无法稳定,李潜不敢做短五边,只得稍微拉长五边,做了个盲降进近。有盲降信号引导无疑是最稳妥的办法,但是这样会消耗更多的时间。

        果然,第二圈下来虽然安全落地了,但是花了十二分钟,要知道预选赛阶段他就因为几次小失误扣了十分钟,也就是说他的限制时间是三十分钟。

        即便第一圈他竭尽全力只花了五分钟,现在第二圈刚落地就花了二十二分钟,就剩下八分钟。这还要算上正常的五分钟地面重新准备时间,真正能花在天上的时间只有三分多钟,这根本就不可能。

        李潜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当即宣布弃权,倒是潇洒。

        随着李潜的弃权,邢炎的脸色基本已经是惨白一片。他的坑可是比李潜还深啊,而且从目测来看,李潜的操纵还比他强上一些。就算这种条件下,李潜都撑不到第三圈,那自己岂不是可以不用比了,直接宣布弃权就行了。

        台下的吴盛冷笑连连,他倒是要看看徐清怎么挽狂澜之既倒,亦或是灰溜溜地宣布弃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