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奕自知自身商业能力有限,所以对做生意这块没什么大兴趣,李家在清源投资创立之初能投那么多钱,完全就是看在儿媳妇杨霁月面子上。

        因而,李家在先期的相对大额的投资已经算是给足了杨霁月的面子,再追加投资,暂时是不可能的。这点儿倒是跟陆家对陆钧的态度差不多,陆家和李家能投资完全就是凭着对后辈的喜爱,在可接受范围内给予支持。如果想要再多的资金支持的话,那就不是光靠感情就能支撑了,需要切实的前景。

        在对航空业的前景上,陆家和李家的掌舵人对此的“钱”景并不算看好。

        不过,在这个方面上,梅知荣的态度就感性很多了。他发现梅婷婷似乎对民航业的投资兴趣很大,这在以前的梅婷婷身上几乎没有看到。因此,在先期投资之后,追加了一部分额外的投资,让得梅婷婷在清源投资占了六成以上的股权。

        经过两家航空公司的代表协商之后,在两家航空公司合并之后,包括两家航空公司的主体,及下属的其它有效资产,如模拟机训练中心和星飞航空即将收购的航食公司,全部并入清源集团。其中清源集团的股份分配是梅婷婷占百分之五十一的相对控股地位,陆钧占百分之二十九,李先奕和杨霁月占百分之二十。

        梅婷婷能占到相对控股的位置还是梅知荣新增了投资的结果,至少在支持梅婷婷事业上,梅知荣算是不遗余力的。

        本着媳妇的,也是他徐清的,这个非常“野蛮”的逻辑,按照股权上来说,徐清对星飞航空的所有资产都享有一半的所有权。当然,依照股权直接划分资产的所有权是很不精确的。不过,徐清也不是各种专家,只能用这种粗暴的逻辑来判定。

        且不说徐清的“半数理论”能否站得住脚,至少有他的一份逻辑在,但是落到成镇眼里,简直就是胡言乱语,驴头不对马嘴。

        对于成镇将自己当成疯子的想法,徐清懒得跟他解释,松开抓着成镇的衣领,徐清呼叫了乘务长,让乘务长进驾驶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