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宋朝败家子 >
        这让石小凡找不到发泄的理由,他不由好奇的问道“砸缸的,你给为师讲一讲,你幼事是如何砸缸的?”

        司马光,石小凡一直叫他砸缸的,因为石小凡对他的印象并不怎么好。

        后来的司马光成了大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王安石的变法是富民强国,然因为太过急功近利反而适得其反,而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保守派。

        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之争本质上并不是权力之争,而是政策性的争议;并不是要不要改革的争论,而是怎样改革的争论。

        比如范仲淹等人现在实施的庆历新政,司马光就反对。而石小凡是改革派,自然有些讨厌这厮。

        好在司马光对石小凡也是尊敬异常,既然恩师认为新政是对的,那多半也是对的,于是他反对新政的声音小了许多。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元末·阿鲁图《宋史》

        司马光没想到恩师居然还对自己儿时砸缸的事如此感兴趣,当下恭恭敬敬道“回尊师,弟子七岁时随父居与光州光山县衙。县衙多顽童,弟子一发小不慎跌入瓮中,情急之下弟子便打碎了那瓮,水流而出,同伴这才得救。”

        石小凡“嗯”了一声,看来这和传说中的司马光砸缸没有什么区别,石小凡又问道“你那发小可叫上官尚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