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国风华 >
        如果能够更新检测办法和降低费用,那么对于无数患者必然是天大的福音,这样检测人数的增加也就必然会夯实他之前的论断,即便是用统计学验证感染致癌和非感染致癌的几率对比,那也可以算是种胜利了。

        而一旦得出这种科学的结论,那么诺奖便是向自己招手了,这也是郑建国最近废寝忘食学习的原因,诺奖之行始于背病理学?

        “铃——”

        刺耳的电话声响起,郑建国看了眼电话却懒得动,只是与脑海中想象的打来拜年电话不同,随着应答机开启后费舍尔教授的声音传来:“嗨,郑,我是费舍尔,学校今天收到了物理学会发给你的特别邀请,邀请你参加1980年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时间是1980年3月27-31日四天,你确认一下行程是否允许参加,然后给我回个电话。”

        抬头看了眼已经关上的应答机,郑建国就知道这个会议他是要出席的,这并不是说因为是美利坚物理学会就必须要参加,而是打电话通知他的人是费舍尔,而不是其他的学校秘书或者是乌尔莉卡这些人。

        费舍尔之前在哈佛学校的固体物理学术中不高不低,升为哈佛大学的正教授也不是因为他在学术研究上有多么的光彩照人,毕竟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顶尖大学,哈佛大学物理系的诺奖得主就是用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而是这位教授已经在哈佛大学工作了35年,可以说是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学校。

        特别是费舍尔在带郑建国就原子级石墨层展开相关研究时,他能从被安排写论文中体会到这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处在优这个评价之上的人,毕竟在哈佛大学的物理实验室里面,郑建国的研究内容与其说是在研究,倒是不如说是在学习,向其他博士,博士后,费舍尔教授等人学习。

        一个一边学习一边参与研究的人获得了论文撰写资格,而且还可以与老板成为共同分享成果与荣耀的第一作者,这在任何研究项目中都得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关系了。

        当然,腹黑的去想也许这是因为郑建国与托马斯开辟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原子级石墨层的研究领域,而作为郑建国正牌东家的哈佛大学如果没有把他吸引到实验室里加以重点培养,比如论文作者上以他在学习的理由排在第二作者上面,会不会惹来他的反弹再整出个学术纷争啥的,那也是可以想象下的。

        但是,代表了哈佛大学的费舍尔却没有那么做,无论是不是有过这个腹黑的想法在没成为事实之前,郑建国心中对于这位教授还是比较感激的,比不上叶敏德对自己的热情却也没有像孔教授那样不要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