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澜微笑道:“文国的经济向来不错,国家富裕,人民也富足。铁头那孩子打小就懂生意门路,又勤快聪明,未来必定会出人头地。”

        这少年郎的勇气和精神,真真是让人钦佩!

        相反地,自家的孩子是家长护着爱着长大,没经受过太大的风雨,即便两人都出国留学读书,但人生没经历过大挫折,性格上仍是太软弱。

        薛桓道:“阿春姨不期盼别的,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早些回家来。”

        “现在估计还得缓几年。”薛衡摇头苦笑:“铁头说他返回学校念书,总不能半途而废吧?至少得等他毕业了,才可能回来。”

        陈氏禁不住可怜起朱阿春,低声:“命真是苦啊!娘家人都没了,婆家老人都死了,前夫还在坐牢,只剩一个孩子相依为命。后来老郑也没了,即便留了一套房和一些钱,后来都被郑大同给毁了去。眼下自己的亲生儿子远在天边,忍受思念之苦的同时,还得辛苦赚钱养老郑的小儿子。”

        四十多岁的人,外貌算不错,干活也利索勤快,只是她一嫁再嫁,眼下即便要嫁,估摸也没人敢娶了。

        一个家里没了男人,单靠一个女人在养家养孩子,其中的辛苦和心酸,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薛之澜却不怎么认为,道:“她心里善良,乐于助人。这样的人不会命苦一辈子的。老郑留给她的东西,如果不是她心善拿出来替大同还债,谁也不敢强求她。大同经过这件事后,对她非常敬重。铁头这么有出息,多多又是她帮着抚养成人,以后她身边有这两个儿子,生活质量绝不会差。”

        “希望是吧。”陈氏叹气:“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心存希望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