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明风八万里 >
        他的贵州乡党也聚在一起讨论个这个问题,马士英的姐夫越其杰毫不客气地说道“这件事绝对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然朝廷威信何存,又有谁会把朝廷当作一回事!我们好好参太康侯与诚意伯一本,不能再这么纵容他们胡闹下去了!”

        他的女婿兼外甥杨龙友跟诚意伯府的关系却很不错,所以他特意站出来帮刘孔昭说话“这件事主要是刘永锡在瞎折腾,跟刘孔昭关系不大,所以到时候还是得手下留情,尽量不要把刘孔昭与张国纪牵扯进去!”

        虽然杨龙友站在诚意伯府的立场缓和局面,但是大家都没领他这份情,他岳父越其杰就是毫不客气地“那咱们就没办法写奏疏了,张娘娘肯定不能说,刘孔昭与张国纪都不能骂,难道说这事都是刘永锡一个人惹出来吗?”

        马士英也觉得杨龙友的提议不妥,毕竟张嫣是先朝帝后,不管犯下了怎么样的错误都不能点名道姓,而且弘光皇帝在这件事也没跟内阁通过气就擅发中旨,即便对张皇后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但是奏疏上不好公开指责张皇后擅自出城移居燕子矶。

        如果连诚意伯刘孔昭与太康侯张国纪都不能骂,最后奏疏上只能集火刘永锡这么一人,可问题是刘永锡这位诚意伯世子的份量又实在太轻了,而且马士英觉得没必要跟诚意伯府把关系搞得太僵“虽然诚意伯府这事办得不地道,但是咱们对诚意伯府还得尽量手下留情!”

        毕竟马士英能入阁完全是刘孔昭与刘永锡父子的功劳,如果不是他们父子闹着要入阁,恐怕马士英现在还是凤阳总督兼东阁大学士,这份人情马士英自然得记着。

        何况刘孔昭提督操江水师,刘永锡掌握京口镇,真要把他们父子与他们关系良好的兴平伯高杰逼反了,朝廷恐怕就要面临一次惊天危机。

        因此马士英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刘孔昭这个提督操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暂时不能动,但是刘永锡这个署理京口副总兵名不正言顺,得给他一个总兵的实缺!”

        弘光一朝名爵泛滥,现在江北四镇都得以封伯进侯,下面的武将自然也跟着升官发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