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明风八万里 >
        邢夫人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香君确实有大功,如果没有她用心宣讲,这份诏书的威力最多只有一半,但是我们老夫老妻就不必这么自吹自擂吧这,都是香君的功劳!”

        邢夫人这句评语确实是真心话,这份勤王诏书有一半的功劳属于刘永锡与张皇后,而另一半功劳就属于李香君这位秦淮河出身的奇女子。

        邢夫人都没想到李香君会把这件事办得这么漂亮,她在第一时间就抄写与刻印了几千份勤王诏书,在邢夫人的印象之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毕竟在这个时空刻书、印书虽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规模却非常有限,一次性刻书的数量往往只有几百本甚至几十本,毕竟刻版的损耗大得惊人,一本书一次性的印量能达到五百本已经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李香君却是一口气抄写与刻印几千份勤王诏书并第一时间输送到整个江南的每一个州县,而且她还亲自上阵又唱又跳,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勤王诏书的真意,正是这样的面动员才让这份勤王诏书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整个江南的反清势力都因为这份勤王诏书动员起来。

        但李香君也不敢居功,她朝着邢夫人盈盈一笑:“既然都是老夫老妻,大家就不用自吹自擂了,都是娘娘的功劳,我只是按娘娘的意思去办而已!”

        李香君虽然说得谦虚,但是她看张皇后的眼神却有些诡秘,而张皇后当然知道李香君心里想说什么:“这哪里是我的功劳,都是越国公的功劳,越国公,我觉得的名义应当要换一换了!”

        刘永锡现在已经是越国公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从某种意义来说已经封无可封,毕竟按照大明的惯例武将虽然有封王的先列,但都不是先封而是死后追封,刘永锡如果要再进一步那就是破了大明朝的先例。

        刘永锡没想到张皇后与邢夫人在这个问题上会达成共识,他当即答道:“娘娘,现在用兵正急,不急着改转名义吧?现在我能以越国公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已经是深感皇恩浩了!”

        只是刘永锡下首的兵部尚书余煌却已经明白了张皇后的真意:“越国公您这是过谦,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自然需要更合适的名义号令三军,不然会让三军将士心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