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燕大的新社团在成立之初成员不得少于20人。古乐社在成立之后,成员就再也没有达到过20这个数字,能够存在是因为过于冷门,没人查他们社团的现状。

        每次招新活动中,古乐社必需至少招到一个新人才行,否则社长没法交差。就算社团不注销,现有的社员也会不想玩了,去年就有五个人退出。

        上届社长组流行乐队去了撒手不管,上上届社长大四了忙赚钱也不管事。古乐社连活动室都没有,所有活动都是在旧楼区中一个最旧的废弃仓库进行。这还是杨宏飞去年争取来的,以前在公共场所活动。他们把仓库收拾了一下,空旷宽敞,还算干净。

        古乐社还有个特点是没观众,燕大基本没有学生会来这个仓库,开鬼屋比玩音乐合适。

        如今的古乐社可说是奄奄一息,集诸多问题于一身。比如组织太松散,社团存在感微弱;专业方面做得太差,招收的新社员技术不行;新手入社以后缺乏指导,和别的社团缺乏交流互动;缺一个情商高乐商也高的领头人等等。

        就算梁坤加入,古乐社也只有12人,愿意参加社团活动的上学期有5个,其他人都是懒得退社,也不参加活动的人。

        至于加入福利,小社团是没有的。新人想要乐器、曲谱全都得自己去买。平时社团也没有任何活动经费,活动就是大家聚在校内一起玩玩音乐。大型活动倒是有,每年11月市内高校会有器乐比赛,燕京古乐社可以报名参加。

        杨宏飞介绍的时候毫无底气,这个社团明显拉不到人。加入的基本都是没有音乐基础,想学乐器的人,会乐器的人不加入社团找个地方自己也能练。

        杨宏飞客套了几句,表示愿意指导梁坤学习他所擅长的乐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