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弟子,袁溷藩啊。”

        诸葛亮脸色有些茫然,这怎么听都像是骂人的啊。

        “少君是个俊才啊,出身袁氏,却没有半点的世家气,处处为我们这些百姓着想,先前豫州户籍众多,而没有什么溷藩,处处污秽,尤其妇孺,更是无奈,好在袁溷藩来了,我们豫州皆然不同啦,豫州各地,都修建了溷藩,宽敞明亮,外乡人来了,都不敢相信这是溷藩啊。”

        “道路一下子也就整洁了起来,吾等想要去拜谢,袁溷藩也是避而不见,这等道德俊才,也只有州牧才能教导出来啊,天下官吏,何曾有过如此亲民,为民的啊,吾等感激涕零啊”,老者激动的说着,诸葛亮也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没有想到,袁耀竟然是动用了自己在豫州的号召力,来完成这件事,自己还以为,他会以此事为耻,不肯声张啊,好啊,孺子可教啊,终于,他明白了自己的一番苦心,诸葛亮感到很是欣慰,听着众人对自己弟子的称赞,他乐呵呵的听着,有些谦虚的回着话。

        诸葛亮与他们聊了片刻,就要离开,老丈却是不让他走,硬是拉着他,要让他试试袁溷藩亲自修建的溷藩,诸葛亮哭笑不得,也只能同意。

        不错,不错,这孩子修的可真好啊。

        诸葛亮坐了马车,一路朝着安城走去,一路上,他看到了无数的溷藩,道路也是经过了翻修,崭新的路,外加这溷藩,百姓是格外开心的,处处都能听到他们的笑声,他们心里有了别样的骄傲,雒阳又如何?有我豫州这样的溷藩麽?

        诸葛亮也就明白,是时候该施行自己的几项政策了,民意已经开始支持这样的建设了。

        回到了府邸,诸葛亮却是将其他的事情放在了一边,首先,要见一见袁耀,听亲随言,袁耀此刻正在书房内,这让诸葛亮更是开心,好啊,我不在的时候,也知道读书来充实自己了,这孩子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啊,诸葛亮倍感欣慰,当他推开了书房的门,走进书房的时候,袁耀手持书卷,正盯着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