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他是同意崔寔的看法的。

        另外,便是贪污受贿的问题,因为科功制在民屯,官学官职上的任用,大部分官吏的道德修养出现了问题,以致于出现了贪污受贿等诸多事,让何休等官员更是有了充足的理由去反对科功制,崔氏以为,可以通过提高官吏的待遇,提高俸禄养廉,来解决问题。

        另外,他提出,如今的耕地与人口不成比例,如冀州,兖州,豫州等地,耕地少而人口众多,而幽州,并州等地,地广人稀,他提出朝廷还需要大规模的实行徙民实边来调整人口与耕地的比例。

        最后,便是关于法制的问题了,他在法制上,也是提出了‘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他提倡德与刑的用途,应该因时而异,在“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的乱世,应当用重刑治,而在盛世,应该两者合一,他特别的赞扬了宣帝采取严刑峻法,使社会安定。

        又提到元帝奉行儒术,“多行宽政”,成为王朝的“基祸之主”。

        小胖子点点头,确实啊,自己实行严刑峻法,都是时代所逼迫,可以看出自己也是如宣帝那般的英明之主,想来,阳球,张郃等人也是会很喜欢这篇政论的,他又继续看去,崔寔又非常反对赦免之事,认为“赦以趣奸,奸以趣赦”,频繁赦免罪犯,不仅不能制止犯罪,反而使人“轻为奸非”。

        “犯恶尤多”,如此相互促使,“两不得息”,主张不轻易颁布赦令,最好相隔十年以上,才大赦一次。

        这篇完整的政论一出,顿时,百官震惊,纷纷传颂,太学院与门子学的祭酒们最先将此文带走,亲手抄写,令诸多士子们学习,这让崔寔顿时扬名海内,名声天下皆知,随后,崔寔又拿出了另外的大杀器,《四民月令》。

        这是真正的大杀器,天子看了都是险些跳起来,对崔寔惊为天人。

        此书共有九节,叙说了田庄里正月到十二月的全部农业活动,时节顺序,以及诸多手工等,第一节,主要是讲述了该如何祭祀,如何实行家礼,如何对家中子弟进行教育,以及如何维持改进家庭关系,对待社会上的新旧关系等等,也是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详细的条例。

        第二便是如何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如何去种植油料,蔬菜,应当如何进行加工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