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更卒官吏,那些不过百石的小吏,都是使用科功制选拔而出。

        当然,这些争吵并不算什么,天子若是有意,完全可以结束这场争吵,如今百官之中,除了何休,没有人敢违背天子的意愿,甚至都没有人敢劝诫天子,也唯独何休,还敢进宫批天子一顿,天子也是低着头接受,可是,这一次,何休并没有反对运河,同样也没有支持。

        他日夜在家里写书,听闻是要注写《公羊春秋》,天子对他的做法也是非常的尊重,派遣了不少的奴仆去照顾何休,免得他操劳过度,天子心里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他对于科功制是欣赏的,毕竟这个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压制世家的壮大。

        还不必背上什么坏名声,可是,因为这是初创的制度,他心里也有些犹豫,扬州等几地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在其他州郡也能成功,毕竟王符就一个,他不能担任每一个州郡的长官,不可能凡事亲为,他还需要再观望观望,看看凉州,贺州等地区的进展,再做决定。

        百官争吵是好事,若是太和睦,反而就不好了。

        在天子的刻意放纵下,运河成为了新老官吏制度争斗的导火索,众人都因此而争执不休,天子每次召开朝议百官都是在谈论此事,请烹王节信的言论,已经持续了三年,王符在百姓眼里都有些妖魔化了,除了他的故里,与他亲自治理的扬州,其余地方,谈起王符。

        他都是庆父的形象,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为了能够得到天子的允肯,闻人袭是三番两次的进皇宫,为天子展现了一幅又一幅美好的画面,他向天子讲明,修建运河之后的种种便利之处,昔日,百官曾经为了修建驰道而争执,正是自己提出了漕运运河的方案,如今可以修建了,这些群臣便不同意!

        这是将私人恩怨至于大汉利益之上,绝非良臣之所为,对于这些官吏,还是需要陛下严厉的制裁,经管闻人袭已经是好几次的提议,天子依旧是笑呵呵,并没有开口,反而是与他谈些不相关的事情来,闻人袭也是无奈,若是王符还在雒阳,他肯定是敢逼着天子要天子接受的。

        可是他闻人袭不是王符,他并不敢如此行事,此事也就只能一拖再拖。

        两人正在大殿内商议,一个胖乎乎的小身影摇摇晃晃的走到了大殿门口,小家伙身材胖嘟嘟的,留着总角,吃着自己的小手,便要冲进大殿,门口的宿卫立刻拦下了他,笑着说道:“殿下,陛下忙与国事,你不能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