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如狱,嬴政身上散发的王道气势太强了,压迫的众人喘不过来气,特别是李斯,这种感觉更加地强烈,整个后背都湿了,但是嬴政却什么感觉都没有。

        作为老臣,同时也是嬴政老师的尉缭子发话了,“以小博大,真是好打算,韩非,我赞赏你的勇气,但是,你用错了地方,这么好的局势,如果换做是你们,你们会退兵吗?”尉缭子看着面前的韩非。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被后世人尊称为韩非子,而尉缭子是兵法大家,是兵家引以为重的长辈,被人称为尉缭子。

        书写了一部兵法——《尉缭子》,被世人所敬仰。

        扶苏作为“大公子”,曾经有幸拜读过《尉缭子》一书,让扶苏比较赞扬的是,《尉缭子》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

        如“民非乐死而恶生也”,又比如“委积不多则士不行;赏禄不厚则民不劝;武士不选则众不强;器用不便则力不壮;刑罚不中则众不畏”,后一句话可以作为尉缭子经国治军思想的总纲领。

        《尉缭子》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它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

        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值得参考的价值,所以被扶苏所敬仰。

        当然,有优点就有缺点,在扶苏看来,《尉缭子》受到《六韬》和“黄老道家”治国理论的影响,提出治国应当使人无欲,无欲则没有争夺,没有争斗就没有犯罪和战争,那么天下就太平了,即“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图图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