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李世民说,如今李密围攻洛林市,皇帝远在淮南,各地义军数以万计,跨州连郡、阻碍山泽。如能顺天应人,高举义旗,则天下不难平定。而今避乱的百姓都来到大元城中,一旦聚集起来,可得十万之众,令尊所领之兵也有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到时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帝业可成。

        李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此后,李世民部署宾客,暗中筹划起义,准备待机而起,但却担心李渊不同意。

        刘婷静知道李渊与裴寂交好,便将裴寂介绍给李世民,三人一同谋划。

        这时,大元副留守高君雅被突厥击败,李渊也因此获罪。

        李世民便让刘婷静与裴寂去劝说李渊,如今天下大乱,您身处嫌疑之地,又立不赏之功,恐怕难以保全。如今部将兵败,您因罪被拘,事情确实急迫,应当拿出办法来。晋阳之地,兵强马壮,宫监之中,府库盈积,以此举事,可立大功。关中天府之地,代王年纪幼小,权贵豪强并起,不知所从。希望他发兵西向,以图大事。

        当时,李世民暗中结纳死士,并与刘婷静等人约定起兵日期,恰遇李渊获释,此事遂中止。李世民又让刘婷静伪造隋炀帝敕命,称要征发大元、西河等郡百姓去远征辽东。大元等地民心恐慌,都欲作乱。

        后来刘婷静让裴寂‘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应劝说唐公即刻起义,不能再迟延。

        而且刘婷静还威胁裴寂,身为晋阳宫监,却让宫人侍奉唐公,你死也就罢了,为何要连累唐公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